科索沃

全局观点之战争系列石油战争三世纪之交

发布时间:2021/5/28 17:29:16   点击数:

文丨李全郭敏

石油战争(三):

世纪之交的科索沃和阿富汗战争——美国的“大中东”霸权

目录

1战争背景

2科索沃之战中的石油因素

3阿富汗战争与美国能源战略

4控制中亚:美国“大中东”石油霸权战略的重要步骤

在新旧世纪之交的短短3年内,美国以避免“人道主义危机”和“反恐”为由先后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今天看来,尽管这两场战争有着不同的理由和不尽一致的战略意图,但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依靠军事力量在世界“石油供应心脏地带”及其油气连接通道地带进行油气地缘政治扩张,维护和控制美国主导的中亚通往西欧的石油运输通道和通向印度洋的石油供应通道,阻隔通向中国和俄罗斯实施的石油连接战略要道,以实现美国新的“大中东”石油霸权战略。

1

战争背景

冷战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不仅未能像它所希望的那样不断降低,相反,其作为世界“一超独霸”庞大的经济体却越来越离不开海外石油。为此,美国对中东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石油置于其核心利益或根本利益地位。维持和巩固其中东石油霸权,日益成为冷战后时代美国最根本的“国家利益”。当这种根本利益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治外交手段来保证的时候,美国就会通过军事人侵和占领确保其中东石油的霸权体系。在冷战结束后的十几年里,美国就“牵头”在“大中东”及其周边地区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高科技局部战争。所谓“大中东”是伊拉克战争后美国政府提出的“大中东计划”所涉及的区域。它一般是指全球22个阿拉伯国家。“大中东”还有几种说法,不管怎么说,“大中东”都包含两个“心脏”地带,一是“广义中东”(西亚和北非)和环里海地区的“石油心脏”地带,二是全球“伊斯兰心脏”地带。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对于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短短3年内,美国在非石油主产区的科索沃和阿富汗地区,以干预“人道主义危机”和“反对恐怖主义”为名发动的两次战争,人们一般认为与石油几乎毫无关系。殊不知,事实上,它们与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一样,其后隐藏着美国全球石油霸权战略意图。尽管这些战争都是在各种不同背景下发动的,每次战争的具体意图也有一些差异,但是,这些战争都包含了一个美国一直不愿明说甚至极力淡化的企图—通过武力推进油气地缘政治(所谓“油气地缘政治”,就是从地缘政治学的观点来看待石油与天然气问题,即由油气储量、产销、消费的地理分布和地理相关的因素引起的,涉及国际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关系战略问题)扩张,绝对控制中东石油,以期稳固美国的石油霸权乃至世界霸主地位。

本文着重探讨了科索沃和阿富汗在“连接”世界“石油供应心脏地带”和“石油消费心脏地带”的战略通道中的枢纽地位以及美国基于这一地位而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背后隐藏的石油霸权战略。

1.1科索沃和阿富汗:新油气地缘政治版图上的战略通道

要了解美国之所以对科索沃和阿富汗感兴趣,除了从巴尔干和中亚的传统地缘政治重要地位考虑以外,还必须从世界油气地缘政治版图中心的时代演变进行考察。

世界油气地缘政治版图的演变。世界油气地缘政治的中心经历了从墨西哥湾时代到波斯湾时代再到“中心与外围对峙”时代的转换,最后形成新时代的油气地缘政治版图。

(1)墨西哥湾时代(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中叶)。

年美国人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标志着商业性开发石油时代的到来。到年世界石油产量几乎达到每天万桶,其中美国的原油产量达万桶,占世界总产量的64%,直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直都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由于美国的石油业集中在得克萨斯州等墨西哥湾沿岸,所以这一历史阶段就被称之为“墨西哥湾时代”。在这一时期,美国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rkmz/2224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