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人口民族 >> 以色列与阿联酋首度军事合作,为何瞄准反无
和科索沃战争时期相比,随着电子、电气技术的飞速进步和无人机产业供应链的全球化,现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可以轻易地获得无人机技术与产品。即便是航空、国防产业并不发达的国家也能轻易、大量的采购无人机零配件或者成品无人机系统,应用于军事用途。这使得诸多局部战争中,交战双方的装备水平差异被缩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战场上的民用无人机。仅仅是“打开上帝视野”一项功能,就能极大的左右战斗胜负,这甚至不需要民用无人机进行任何军事化改造。伊拉克什叶派民兵进攻ISIS的堑壕的一次战斗,ISIS武装分子全程暴露在无人机视野下,被迅速围歼。数架无人机仅被击落一架。目前无人机在战场上的优势主要有如下三点:
1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极为廉价的成本和极为简单的操作要求,使得单人携带的小型无人机在战场上迅速普及。这些几千块、甚至几百块人民币就可以获得的多旋翼无人机不需要任何场地和辅助设施就能完成受控起降,并迅速回传目标区域的画面、甚至是直接携带小型弹药发起打击。
虽然这些无人机,在目标侦察、火力引导等性能上并不先进,但胜在足够便宜。如果数量足够多,显然能够颠覆传统作战方式,显示出巨大的战斗力。在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战争中,俄制S防空系统就被无人机摧毁过。2传统的防空系统亟需进步随着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持续发展,战场上的无人机,尤其是多旋翼无人机已经在性能上出现了显著的强化,数量上更是如蜂群般,跨数量级的增加……这种变化已经大幅度超出了传统防空体系“探测-打击”能力的边界范围。
近年来,全球局部战争中就屡次出现大型防空系统被小型无人机精确定位后摧毁,甚至是被无人机所发起的“自杀式”袭击直接摧毁的战例。如果不针对无人机做出巨大的突破和改进,当代防空系统将很快失去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更遑论进一步的战斗力了。近年来无人机“战果”的视频和图像广泛流传,其中大部分都是交战各方有意公开传播的。3实时图像的“诛心”作用由于绝大多数无人机都带有摄影摄像功能,战争中的惨烈杀伤图像与资料将通过社交媒体,对战争一方进行“二次杀伤”。对于被无人机重创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将遭受巨大的心理和政治压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无人机前所未有的具备了战场工具“杀人”又“诛心”的巨大作用。
吃过无人机的大亏阿联酋压力“山大”正因为如上所述,无人机在战场上势头“汹涌”,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之一,阿联酋在屡次参与的地区冲突与战争(譬如也门和利比亚的战争)中都吃过不少亏。因此,建立一套针对无人机的新型防空体系,就成了阿联酋军方现在的当务之急。
综合往年的战争情况,阿联酋的需求要点是:既要在战场能广泛普及,还要成本可接受,并且在城市区域交战中能将附带伤害控制到到最小……
这些要求,对于反无人机系统的研发有着很高的技术能力要求,甚至超出了阿联酋本国的航空技术水平。
激光武器是反小型无人机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微波炉中光盘的金属箔被烧毁,高功率微波破坏目标的内部电子器件原理与此基本相同。微波防空系统进行功能演示,无人机通讯和控制系统被烧毁以后迅速失控坠落,这是典型的“摧毁destroy”作战。综合考虑下,以色列就成了阿联酋的最佳合作选择:外交和政治上,以色列和阿联酋已经两国关系正常化;在科研和工业能力上,以色列在无人机及其反制能力的研发上,积累深厚而且能力很强。因此,阿联酋与以色列在反无人机领域的合作自然水到渠成。以技术联合盟友独特的生存策略虽然目前媒体并没有透露更多阿以合作中的细节,但是由其市场在阿联酋反无人机领域来看,以色列在其中很可能扮演着技术输出方的角色。
由于独特的建国历史和地理位置,以色列的人口构成中,接受过欧美高等教育、具备工程技术专家身份的第一代移民人群比例奇高。
以色列“费尔康”系统这使得以色列可以源源不断的从欧美国家获得各种基础理论、技术和关键设备,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以工程整合为主的二次研发。这是多年以来,以色列能够大量研发、制造、出口先进武器和技术的核心原因之一。通过出口先进武器和技术,换取其它国家的经济输入与政治外交支持,一直是以色列行之有效的生存秘诀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以色列就向其曾经的“死敌”伊朗输送过包括电子吊舱、空空导弹、战机零配件等在内的大量军事物资,帮助其对抗来自伊拉克的威胁。“两伊”战争中伊朗能够维持F-4机群的战斗力,以色列功不可没。因此,尽管目前与阿联酋的反无人机领域合作,还尚未有进一步的消息,但是以色列的合作姿态显然是“雪中送炭”般的,未来双方是否会形成更为牢固的“军事同盟”,显然不是不可能——回顾“两伊”战争的历史,以色列在对外输出军事技术与产品方面相当的“大度”,而眼下以色列与阿联酋在反无人机项目上表现出的合作深度,也远未逼近以色列“技术输出外交”的底线。如果双方关系不出现颠覆性的变化,未来,以色列将很有可能持续向阿联酋输出更多、更敏感、更富于进攻性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排版:蓝 风
文案:侯知健
编审:武 晨
监制:王 兰
看航空融媒体工作室出品点击卡片即可获取全文早读
亿美元,只是美国高超声速武器“烧掉”的一个小数字
卖不出去的发动机“小公司”:罗罗遭遇了什么?
ATR一年只交付10架,关于涡桨飞机误解太深了!
飞走前,留下“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