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怎样才能发现并击落隐身战机其实早有先例,

发布时间:2023/1/8 16:27:05   点击数: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年科索沃战争的时候,美国空军投入袭击前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一架F-“夜鹰”隐身战斗机被击落,关于南联盟防空部队是如何击落这架隐身战斗机的迄今为止依然众说纷纭,不过最为靠谱的一个观点是,南联盟空军利用老式的萨姆-3防空导弹系统成功发现了这架隐身战斗机,锁定之后发射拦截弹将其击落。

可能有人会问,为何当时都已经处于古董状态的萨姆-3还能发现“夜鹰”?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夜鹰”的隐身效果主要针对的是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至今依然是主流),反倒是落后的米波雷达不小心“烧穿”了其伪装,而萨姆-3防空系统使用的正是米波雷达。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隐身战斗机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显得相当落后的米波雷达颇有重出江湖的趋势,并且成功应用在多款反隐身雷达上。比如说JY-27A,根据我已经证实的消息称,这款反隐身雷达甚至在叙利亚周边发现过F-35的踪迹。

反隐身雷达除了要基于米波雷达的技术理论研发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研发手段就是引入以微波雷达为首的一些高频雷达的技术,但是问题又来了,这种雷达虽说可以发射大量有助于将拦截弹引导到目标身上的短脉冲,但是无法进行主动搜索。而低频雷达虽说可以发射几米长的雷达波用以搜索区域,但想要实现精确火控也相当难,因此将高频雷达和低频雷达技术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搜索和火控一体化的功能。

想要实现这一点虽说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此前我国电科集团高级工程师就说过,他的团队通过设计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米波稀疏阵列合成脉冲和孔径雷达解决了这一问题,该雷达的发射和接收天线高达数十米,当接收到各个方向的回波时,其可以有效且连续覆盖空域。在先进算法的支持下合成雷达收集的参数和数据,显著提高了雷达跟踪空中目标的能力,从而确定隐形飞机的精确坐标。

不过以这种思路研发反隐身雷达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以现阶段的技术想要实现小型化非常困难,这种雷达大多数可以当成战略预警雷达来使用,但是如果被当成某一款防空导弹的战术雷达基本上不可能。

另外一个比较困难的地方在于,任何军事传感器想要实现有效性的话,都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说其是不是容易被敌方的电子战系统干扰等等。话说回来,通过毫米波加米波结合的方式倒是为未来反隐身雷达研发提供了明确思路,接下来实现小型化才是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rkmz/256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