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行政区划 >> 深入巴爾幹近代歐洲史中最後一片民族樂土
歷史故事總是旅途中的好題材。而舊南斯拉夫的古今往來的各大事件,不止震撼國際,更改變了巴爾幹半島、甚至歐洲東南部的地理版圖,也塵埃落定了宗教與種族之間的紛爭!
然而,如何完全抹去過去傷痛?又該如何攜手同行,再造區域性安全與安心?借助「南斯拉夫」之名,讓巴爾幹旅遊變得更知性,更有一窺價值!
走讀南斯拉夫
在峽灣裏風景怡人的黑山共和國,現在人口接近40萬。
南斯拉夫內戰的第11年,終於在年達成協議,隨後南斯拉夫聯邦多個國家紛紛獨立,最後在年,「南斯拉夫」這聯邦統稱也成為了歷史名詞,取而代之的是巴爾幹半島——歐洲文明的邊疆,古代絲路的盡頭;歐亞大陸的交會,羅馬帝國文化的鑿痕;拜占廷的教會建築,鄂圖曼(有譯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奧匈帝國的古典優雅,公產文化的僵化鐵幕……
中學時代(~),我與很多人一樣,有收集世界各地郵票的興趣。那個年代,「南斯拉夫」郵票總是最容易入手,而且郵票設計漂亮、顏色鮮豔、有故事;其中,總統鐵托(TITO)的臉孔都會出現在郵票上。
上地理課時,曾經詢問老師南斯拉夫的來龍去脈,知道南斯拉夫是個強勢的聯合邦國度,也是第三世界國家之間「不結盟運動」組織的領導國;它專門與當時的大國、特別是蘇聯與美國唱反調!
而鐵托大總統在「南斯拉夫王國」後時代,已經展現大將雄心與野心;二戰期間推翻了王國政府,成了大英雄。年,他也順理成章當上「新南斯拉夫共和國」大總統。60年代,南斯拉夫已經是一個有著6個共和國、5個民族、4種語言、3種宗教、2種文字組成的聯合邦國。
鐵托與第5任夫人的「玫瑰之家」紀念館建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
當初的地理課把「南斯拉夫」統稱為一個國家。事實上,在年一戰結束後,曾經稱霸東南歐百年的奧匈帝國倒台解體後,強勢的塞爾維亞王國,帶領有鄂圖曼語奧匈帝國背景的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組成「SHS王國」。
自年起,SHS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這才是南斯拉夫聯邦的前身。二戰後的年,鐵托崛起成了南斯拉夫大總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鐵托在年敲定後的聯合盟國最後統稱。當時,南斯拉夫領土面積擴大到26萬平方公里,人口將近萬之多。不過,那時候我還沒出世呢!
古城各宗教場所並存
波士尼亞首都塞拉耶佛,15世紀時,由鄂圖曼伊斯蘭王國所開拓的城市。
古城位於平均公尺山脈間的峽谷中公尺處。古城裏的波士尼亞河與古老清真寺是重要地標,之後遭遇天主教與東正教入侵。現在城裏有90%是穆斯林,但是雄偉的天主教堂與東正教堂還有無數清真寺並排共處,是中庸與和諧的象徵。
克羅地亞年加入歐盟後,威尼斯帝國古城堡杜布羅夫尼克一躍成為最知名觀光聖地。
何況,前任與現任教皇還因此兩度蒞臨「SacredHeart」天主教堂彌撒,祝福塞拉耶佛人民平安。可是,誰會想到塞拉耶佛竟然是世界歷史大事之一的「目擊證點」。
我站在拉丁橋旁,聽導遊詳細述說了年6月18日,奧匈帝國王儲費迪南伉儷,乘著華麗馬車,隊伍從百公尺外的市政廳出發,經過拉丁橋的路肩上時,被埋伏的槍手近距離開了2槍命中要害,當場死亡。當時可氣壞了在奧地利的父王,並且與塞拉耶佛交涉要人不果後,即刻宣戰。這槍殺事件,成了引爆了第一世界大戰的序幕導火線,觸目驚心的畫面歷歷在目。
年這場一戰結束,強盛百年的奧匈帝國卻意外垮了,「SHS王國」順勢成立,塞爾維亞成了新權利中心。
過後的歷史都說南斯拉夫由拉丁橋而生,的卻也沒說錯。現在的拉丁橋(以前稱為普林西普橋)是在年修復。橋對面角落建築物見證了整個事件的過程,順理成章改稱「年塞拉耶佛事件」資料館,值得一訪。
波斯尼亞的StariMost橋,鄂圖曼帝國跨Neretva河橋有年歷史(年重建)
手足反目發生屠殺慘劇
鐵托在年逝世,執政南斯拉夫35年,是世界上10個最長執政者之一。
沒了鐵托,群龍無首之下,南斯拉夫陷入慘無人道的10年內戰。當年的兄弟,情同手足,齊吃大鍋飯,瞬間因為種族、宗教和邊疆矛盾紛爭、財富分配不平均、民族復興、造成聯盟關係被徹底撕裂破碎。
再加上,蘇聯在年解體之風吹拂下,各南斯拉夫民族決議各自爭取自治獨立。在年,南斯拉夫走上解散之路,逐步分為6個國家。可惜,期間又發生了年波士尼亞Srebrenica穆斯林村莊男村民被集體屠殺事件,以及科索沃不獲獨立事件之廝殺下,增加了險象環生和兵荒馬亂、遍野饑餓的不安情況。最終在聯合國與北約組織開始介入並轟炸下,科索沃在年正式獨立,成了新共和國。
巴爾幹歐洲最夯旅遊地
薩拉熱窩的拉丁橋,年槍殺奧匈帝國王儲伉儷的現場,成了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目前,這些新共和國也順理成章重新被定為歐洲大陸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11國+2(希臘與土耳其)。當今的歐洲大陸被細分為10個板塊之多,國家總數包含管轄區域共有68個以上。幸運的是,巴爾幹目前是歐洲最夯的旅遊目的地,這是因為大家對「南斯拉夫」既陌生又好奇吧!
時隔5年重遊歐洲東南邊的舊南斯拉夫地區的新7國。見識了他們再近一步的變化革新;不需要簽證以外,邊防潼關完全是一觸即過的方便。
巴爾幹地區那夢幻般的夕陽,明天會更好
這一趟之旅,由阿爾巴尼亞最知名旅行社AE的最佳導遊史達威考古學者親自帶領我們邊游邊收錄每個國家的歷史故事點滴,甚至欣慰地見證了他們獨立後的大躍進。
最明顯擁有嶄新變化的是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埃西亞的市面貌與對天然資源的維護,還有在經濟與觀光方面彼此互補的優越性。
特別欣賞克羅地亞碧藍亞得裡海沿線的山明水秀,古城古堡在夢幻夕陽下的感覺;還有媲美九寨溝的16湖魅力四射。據瞭解,克羅地亞年入境遊客量將近萬人次。而斯洛文尼亞人對大自然保護的盡善盡美是世界文化遺產協會感欣慰的;Vintgar峽谷、Bled湖、24公里深長的Postajna鐘乳洞穴等等,都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勝地,它們都能滿足追求深度旅程樂趣的景點。
巴爾幹人中庸有序
巴爾幹半島地區從亞得里海到黑海的總面積55萬平方公里,不只有山明水秀、壯麗山河、碧藍海水、天然16湖及24公里岩洞、古城古堡,還有迷人夕陽。彼此錯綜複雜的歷史、文化、語言和宗教,更添加了不少的利好旅遊元素。
斯洛文尼亞處在米高的Bled湖,湖中央的天然小島嶼上有家悠久修道院
我們體會了醒過來的巴爾幹人的兼任不吧的求生求變求進步的意識和毅力!雖類似咱們東協10國的互惠情況,但巴爾幹地區春天和平氣息才剛來臨。
同時,看來巴爾幹人的卻比我們更懂得建立健全完善有品質的生活品質,至少他們的馬路、公共交通、社區文化建設、中庸化施政方針有跡可尋。
記取過去教訓把握當下
其實,歐洲包括巴爾幹半島的歷史、宗教、文化和語言淵源近乎相同;雖然政治、地理和邊疆版圖總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列強更新,也血流魂斷滿山河!
但是,希臘帝國、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馬可波羅、哥倫布以及拿破崙,甚至奧匈帝國、一戰、二戰、德國希特勒、美蘇冷戰、南斯拉夫鐵托,還有不結盟運動、北約組織、歐盟等等的演變進程,豐富了歐洲地形人類史。南斯拉夫後的巴爾幹地區,是近代歐洲史中最後一片被「樂土化」的民族土地。
阿爾巴尼亞機場外的真福特麗莎修女雕塑像,她是科索沃國籍的阿爾巴尼亞民族。
值得一提的是,原來「火藥庫、屠殺、獨裁」的血腥殘暴統治者行為,漸漸消失於這板塊區域,留下的彈孔傷痕作為警惕後代的紀念碑。由此可見,歐洲人在某個領域上,再次展示了幾千年智慧與大團結,我的確有被他們的近代史故事給吸引住。◆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零傳媒《獨家》苯酚的用途白癜风如何根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13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