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行政区划 >> 塞尔维亚首都及主要景点简介
一、塞尔维亚首都及主要景点简介
贝尔格莱德市
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语:Београд)是塞尔维亚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塞尔维亚北部萨瓦河和多瑙河汇合处,此处也是潘诺尼亚平原和巴尔干半岛的相遇处。根据塞尔维亚人口统计,贝尔格莱德共有人口1,,(年),是原南斯拉夫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东南欧第四大城市。
贝尔格莱德地区最早的人类居住出现在公元前年温查文明时期。如今的城市位置由凯尔特人于公元前3世纪确定,后被罗马帝国占领。城市的斯拉夫语名字Beligrad(字面意思为白城(WhiteCity))第一次被提及是在年。年,贝尔格莱德第一次成为塞尔维亚斯雷姆王国的首都。此后,它还先后成为塞尔维亚(年-年、年-)、南斯拉夫(年-年)首都以及塞尔维亚和黑山的行政、立法首都(年-年)。
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唯一的直辖市。贝尔格莱德占塞尔维亚总面积的3.6%,约21%(不包括科索沃自治省)的塞尔维亚人居住在该市。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
贝尔格莱德海拔.75米,其核心地区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的右岸。然而随着发展,城市市域已跨越萨瓦河,新贝尔格莱德和泽蒙都位于河的左岸。贝尔格莱德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的交汇处,市区面积为.96平方公里,而整个都市区面积则有.68平方公里。贝尔格莱德被认为处在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的十字路口。
贝尔格莱德属于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1.7°C,最热的月份在7月,平均温度22.1°C。全年气温30°C以上有31天,25°C以上有95天。贝尔格莱德年降雨量为毫米。全年日照时间2,小时,其中7月和8月每天平均日照10小时,而12月和1月则仅有2-2.3小时。5月的贝尔格莱德早晚温差较大,白天日照强,温度在21°C左右,可穿单衣,傍晚温度低,15°C左右,需添加外衣。
主要景点简介
1、圣萨瓦教堂
以中世纪塞尔维亚最重要的圣人萨瓦(Sava)为名,是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同时也是贝尔格莱德地区最著名的地标。该教堂建于年,建筑过程中曾因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直至年才接近完工。整座教堂的圆顶,竖立着尝过18个大小不同的镀金十字架,而最高的17m主塔顶上再延伸出一12m的十字架,从城市的任何一角都能远眺到这至高无上且辉耀夺目的一景。
2、卡莱梅格丹城堡(土耳其公园)
卡莱梅格丹城堡(KalemegdanFortress)---卡莱梅格丹是城堡也是一历史悠久的城市重镇,过去人们大多生活在城墙内,虽然几度被入侵者坡坏,于公元12世纪又由拜占庭帝国重建。塞尔维亚暴君StefanLazarevic执政时期,将其列为塞首都,除加强城堡防御功能之外,更在内部建设属于自己的宫殿。抛开过去的军事用途,漫步在城堡内的美丽公园,沿着城墙由高向下望去,萨瓦河(SavaRiver)全貌及整个贝尔格莱德自然风光尽收眼底。
3铁托公墓
铁托全名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年5月25日生于克罗地亚的库姆罗韦茨村。二战期间,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的武装力量进行了抵抗法西斯的英勇斗争,年获得元帅军衔。南联盟成立后,铁托一直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年5月4日病逝。
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没有大兴土木修建陵园,而是将其安葬在总统官邸的花房中。在山坡上有一个别墅大院,最显眼的建筑面积有多平方米,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铁托的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去世后被称为5.25纪念馆,另一部分是铁托的休闲区,叫花房,位于房子的中央。据说,铁托晚年在工作之余就侍弄这里的花卉,非常喜欢这里,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就葬在这里。年5月4日在卢布尔雅那去世,5月8日被葬在花房里。白色灰纹大理石地板上放着同样白色灰纹的大理石灵棺,上面用金色的塞文刻着“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纪念中心除了展示其用过的桌子、书橱、沙发等办公物品外,还有元帅服,有一个展厅里陈列着各种火炬,铁托在世的时候,每年生日那天,南联盟各国的青年都举办火炬接力,传到贝尔格莱德后将火炬作为礼物送给铁托。铁托去世后,这一活动又持续了六年。
4、Avala山(阿瓦拉山)
Avala山位于贝尔格莱德近郊20公里左右,开车15分钟路程,它是贝尔格莱德境内最高的山,海拔约米,山林密密麻麻的树木让人眼花缭乱,郁郁葱葱,空气格外新鲜,到处可以看到来此锻炼跑步的人们,呼吸着天然氧吧,别有一番风味。开至山顶,步行前往无名英雄纪念碑,纪念碑是一战之前就建立了的,全部使用大理石推砌而成,有8块巨石砌成的少数名族妇女的雕像耸立在纪念碑顶,端庄、秀丽、庄重。山顶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整个城市尽收眼底,透亮的空气中夹杂着清香,让人留连忘返。
5.Zlatibor(又称金松岭)
兹拉蒂博尔”是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的松林山区,面积多平方公里,最高的米托尔尼克峰海拔约米,离首都贝尔格莱德约公里,与波黑交界。“兹拉蒂博尔”一词在塞语里是“金色的松树”之意,因树干呈金黄色而得名,我们习惯称那里为“金松岭”。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富有神奇的历史和现代文化色彩,是塞尔维亚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金松岭”的大小山上几乎清一色地生长着笔直挺拔的松树,当太阳升起或落山的时候,在斜阳照耀下,树干侧射出的金色光芒将树林“染成”金色,很是壮观。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这里除了松树还是松树,松林密布的山岭里除了零散的小村落,几乎看不到人烟。这一带的松树全都是自然生长的,没有人工栽种。自从这里成为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后,塞旅游局逐年开发出一些生态旅游项目,只能在不破坏原生态的基础上兴建旅馆饭店或私人住宅。国家对砍伐树木有严格规定,对适合砍伐的树龄、密度都有具体计划,不能乱砍滥伐。
兹拉蒂博尔不仅拥有全欧洲最独特的松林“氧吧”,还有广阔的草原,清澈的小溪与河流,被称为“露天博物馆”的民俗村,改变理想与命运的“木头城”,还有至今还在运行的,最原始的“8”字形盘山路。
“斯塔罗塞洛”是塞尔维亚境内保留最完好的古老小村,被誉为“露天民俗博物馆”。没有人能考证这个村庄的确切年代,但有资料显示村头的小型圣彼得保罗教堂建于年。因此,有专家推断这个山坡上的村落应该是塞尔维亚独立王国之前的产物。全木结构的房子建立在坚实的石头地基上,房子与房子之间的小路几乎全部用大小不一的卵石铺成,村外用篱笆圈起来的大片草地是当时的家庭牧场。前南政府于年开始对这里的“遗留古村”进行抢救性的修复,在保留“山村居住文化”特点的前提下,制定了详细的“老村修复方案”。对一些保留完好、时间久远的古建筑进行注册登记,并纳入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还对当地手工艺术进行专门研究,在保留陶艺、手工木器、酿酒、奶酪加工、手工编织等传统工艺的同时融进现代元素。早在30年前,兹拉蒂博尔农村妇女手工编织工艺中因采纳了著名设计师多布里拉的设计图样,这里的手编毛线时装已被世界公认为“永恒的时尚”。在“斯塔罗塞洛”仿古木屋里,游人可以喝到最传统的塞尔维亚家常咖啡,品尝最正宗的塞尔维亚酸白菜、兹拉蒂博尔鲜奶酪、纯自然的烤牛羊肉、炭煮家酿白兰地和李子酒等等。
在靠近波黑边境一座陡峭的小山上,有一座新建的小小“木头城”,是当时为了拍摄电影《生活是个奇迹》于-年修建的。
6、Petrovaradin城堡(彼特罗瓦拉丁城堡)
彼特罗瓦拉丁城堡是前南斯拉夫著名的古城堡,也是全欧洲30座古城堡中最大的一座。它位于诺维萨德是东北部。这里地处多瑙河和巴奇卡运河交汇处,距首都贝尔格莱德约70公里。
由于诺维萨德市地理位置重要,又是前南斯拉夫的北大门,因此历史上就是盾兵重地。南斯拉夫人民为了对抗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侵犯,从年起,就开始在此兴建城堡。此后,虽几经改朝换代,但工程从未停止过。工程于年才全部竣工,共经历了94年的漫长岁月。整个城堡占地面积为公顷,堆高米。四周布满了山丘,黑压压地护住了山脚,很像古代重兵安营扎寨。城堡顶部还驼着几十个红色石楼,高低参差,雄视四周。
城堡上部呈多角形,每个角落都摆着一尊尊的大炮,还有一些刀枪矛盾的古代兵械。还有一座青铜马,马上坐着14世纪抗击土耳其侵略的民族英雄卡拉乔耶维奇,城堡的顶部有古老的钟楼,在城顶可以鸟瞰多瑙河和诺维萨德市全景。城堡的地下有一条支道纵横的走廊式地道,长16公里,宽1米多,地道分三层,每层有2米高,两层之间有楼梯相连,上百条通道纵横交错,盘绕迂回。有的地方设有5个通道口,一直只有一个是真正的通道,4个是设置的陷阱。地道的建造有着浓厚的巴尔干风格,非常坚固。
如今,诺维萨德市在城堡建起了博物馆,它是南斯拉夫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见证。
二、黑山主要景点简介
黑山海岸线全场公里,比邻亚德里亚海。科托尔(Kotor)和布德瓦(Budva)市是最著名的两个黑山海滨城市。其中布德瓦(Budva)市的圣斯坦芬(SvetiStefan)岛是黑山最富盛名的游览胜地,从沙滩延伸出去的小岛上都是风格迥异的度假别墅旅馆。
1、科托尔(Kotor)
科托尔(Kotor)位于黑山最大的海湾,是黑山历史最悠久的海边小城,依山面水,风格独具,古老的城区受联合国文物保护。科托尔,依山面水,位于科托尔湾的最深之处。是南欧地区最深的海港,是建于公元7世纪贸易和航海海滨城市。科托尔市曾是伊利亚人聚居地,后被希腊、罗马、拜占庭和威尼斯相继统治。市内拥有地中海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中世纪建筑。其中最为著名的景观是从9世纪至18世纪不断修建的古城墙(长4.5公里、宽15米、高20米)。年科托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在长达4公里的城墙内,有六座12-13世纪的罗马教堂,还有圣特里大教堂(sttripun’scathedral建于6年)这座中世纪的聖堂是为了记念此城的守护者StTryphon,在公元年有一个Kotor的公民将聖人的遗体由君士坦丁带回,此后于十一世紀在这地加建教堂。还有一座建于6世纪的钟楼。
2、布德瓦(Budva)
海滨城市布德瓦在远古时代是一座小岛。随着岁月的推移,小岛逐渐与陆地相连形成了今天的城市。布德瓦建城有年的历史。长期受西罗马、拜占庭、威尼斯、奥匈帝国影响。在威尼斯人统治期间,布德瓦的商贸和航海事业已相当发达,有了自己的造船厂和商船队。
离布德瓦几公里的圣斯坦芬(SvetiStefan)岛无疑是黑山海滨的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小岛15世纪时是一个小渔村,为了防止海盗入侵,渔民在岛上筑起高高的围墙,又修建一条长长的堤连接岸边。两侧有最好的沙滩。
3、采蒂涅(Cetinje)
采蒂涅(Cetinje)是黑山共和国南部的古老山城。位于洛夫琴山东麓,海拔米,离波德戈里察29公里。曾是黑山共和国政治、文化中心。具有年反抗土耳其、奥匈帝国以及德、意法西斯侵略的光荣历史,特别是在反抗意大利法西斯占领者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5世纪时,土耳其人迫使当时的“泽塔”王国统治者茨尔诺耶维奇将国都从泽塔平原迁至易守难攻的洛夫琴山脚下(即现在的采蒂涅地区),并于年建造了王宫和教堂,采蒂涅的名字由此第一次为世人所知。随着“泽塔”王国的覆灭,采蒂涅历经佩特罗维奇王朝,黑山王国、及原南斯拉夫黑山共和国几代风雨,特别是在年黑山定都铁托格勒(即波德格里察)之后,采蒂涅渐失昔日作为王公贵族栖息之地的风采,直到年黑山宪法重新赋予采蒂涅旧都地位,才再次为这座小城的繁荣昌盛创造了条件。采蒂涅修道院、国家博物馆、黑山民族博物馆、艺术馆、尼古拉广场和蓝宫等都是该城的名胜。
国家博物馆是黑山王国的最后一名国王尼古拉·彼得罗维奇一世的住所(年)。尽管在“二战”中被劫掠一空,但是内部的装璜、船模和当时的武器都保留了那个时代的原貌。
三、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波黑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是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国家。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东邻塞尔维亚东南部与黑山共和国接壤,西部跟克罗地亚接壤,国土面积大约5平方公里,首都是萨拉热窝。
年,南斯拉夫各个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立了南斯拉夫人民共和国,后改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波黑成为其中的一个国家。波黑当时是南联邦比较贫穷的地区,独立后又发生了内战,经济受到严重损害,该国行政管理上被分为3个实体:波黑联邦又可以叫穆克联邦、塞族共和国和布尔奇特区。
首都萨拉热窝,位于波黑的的东部的波斯尼亚河的上游,群山环绕,气候温和。年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年-年卷入波黑战争。分为老城跟新城,老城区保存了大量土耳其时代的建筑,新区多为现代都市。
得益于萨拉热窝是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交易的据点,数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观光客都来到萨拉热窝。萨啦热窝的著名光景点有波斯尼亚之泉公园、天主教会的耶稣圣心大教堂、贝格清真寺。
格兹胡瑟蕾贝格清真寺
清真寺是在年建设的,是美丽的奥斯曼建筑,清真寺的设计者是希南。在波黑战争时期,清真寺成为了被攻击的对象,收到了很严重的损害,战争结束后年开始修复,然而,当时的修复资金很多都是来自沙特阿拉伯,修复时期收到了瓦哈比派的影响。清真寺失去了彩色和装饰的要素,改为以白色为基调的建筑。年开始,为了让清真寺回到战争前的样子,开始了完全的修复工作。
拉丁桥
拉丁桥的旧称是普林西普桥。这座桥是奥匈帝国的帝位继承者弗朗次斐迪南大公夫妻被普林西普杀害的萨拉热窝事件的现场。桥梁过去是个木造桥,在洪水中冲垮,年重建,年在这座桥的北侧,大公夫妻被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为了纪念南斯拉夫爱国主义,桥被称为普林西普桥,南斯拉夫解体后起名为拉丁桥。
天主大教堂
萨拉热窝的天主教会的大教堂的正式名称是(耶稣圣心教堂),是波黑最大的天主教堂,为纪念耶稣基督的圣心而建造,建造于年,是哥特式的建筑。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14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