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行政区划 >> 國際研討會2017年10月17日
新媒体管家
日程
14:00-14:20引言由周安曼與康哲明主持
14:20-15:00RaphaelChikukwa
15:00-15:40MaiaNuku
15:40-16:00休息
16:00-16:40ZdenkaBadovinac
16:40-17:20NielsvanTomme
17:20-18:00KathrinRhomberg
18:00-18:15休息
18:15-19:00對談由姚嘉善主持
講者
RaphaelChikukwa
RaphaelChikukwa出生於津巴布韋,他於過去十年主要以獨立策展人的身份工作。年,他加入津巴布韋國家美術館擔任總策展人。他目前是年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的津巴布韋國家館策展人及南非開普敦Zeitz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榮譽策展人。Chikukwa策劃的展覽項目包括:「KaboKaMuwala」,「非洲之聲」,「工作中的藝術」,「無解難題II」等。Chikukwa是威尼斯雙年展首位津巴布韋國家館策展人(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年)。其後,Chikukwa參加了多個論壇,包括:Joburg藝博會、開普敦藝博會、分別於邁阿密及巴塞爾舉行的藝術巴塞爾對話、於INIVA(倫敦)舉行的回應津巴布韋的國家館講座、於韓國舉行的第一屆世界雙年展論壇,年舉行的KLA(烏干達),年於塞內加爾和阿爾科馬德里舉行的報告論壇。
演講:重新思考非洲國家美術館的角色和責任
為以懷疑的態度來思考藝術如何介入社會進程,並回應當下政治氣候所提出的問題,作為在津巴布韋國家美術館工作的策展人,Chikukwa將探討如何重新思考非洲國家美術館的角色和責任。這仍是當下非洲大陸一個關鍵性議題,同時,藝術對社會進程的干預亦是困難重重。大多數非洲的國家美術館和博物館都是在殖民時期興建的,這些機構的角色和責任都因不同原因而依然令人質疑。是次演講將集中討論這些問題並提出一些解決建議。Zeitz非洲當代博物館在年9月15日的開幕為那些處於瀕死狀態的舊國家美術館及博物館帶來了新的動力。同時,講座亦將涉及活躍在全球各地並為非洲當代藝術能見度做出重要貢獻的獨立藝術空間。
MaiaNuku
MaiaNuku出生於英國倫敦並為毛利族(NgaiTai)的後裔,她的博士研究專注於早期傳教士收藏的波利尼西亞神靈及其獨特的物質性,這些物件使大洋洲藝術中時常被忽視的宇宙觀點重燃生機。她隨後參與了賽恩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於年舉辦的大型展覽「相遇太平洋:﹣年波利尼西亞的藝術與神明」,並與劍橋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的博士後研究組成研究團隊,作為合作研究項目「相遇的物件:-年代與太平洋:歐洲博物館的大洋洲藝術」的一部分,對主要歐洲機構的大洋洲收藏進行研究。年,她搬到紐約並成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洋洲藝術的副策展人。她的第一個展覽關注在當代原住民藝術對先祖聯繫的表現,她目前正在籌備一場關於18世紀波利尼西亞藝術的大型展覽,該展覽將於年秋季開幕。
演講:「Ngaraomua」:向後走進未來──關於博物館太平洋洲藝術藏品的未來潛力的思考
祖先授權是太平洋洲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它反映在一般波利尼西亞人對時間的概念中:人面向過去,朝著一個不確定的未來緩步後退。在毛利語中,過去被稱為「ngārāomua」(「前面的日子」);而未來則被稱作「ngārāomuri」(「後面的日子」)。以父輩們所傳遞下來的家族智慧為線索,先祖──即那些走在你前面的人──的知識和經驗讓你立足當下,並引導你往不確定的未來出發。
大都會博物館的大洋洲館藏展示了超過全球三分之一群島的藝術作品。這些藝術品不僅是文物,也是激發太平洋及更廣闊地理區位文化對話的重要媒介。本次演講除了在思考博物館收藏的太平洋洲作品可以如何提升該地區重大議題外,亦發出以下的提問:我們如何利用大洋洲藝術的歷史收藏來推動對原住民認識論的理解?博物館應扮演什麼角色來發起開放的對話,以直面困難的歷史議題?博物館作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場域,如何令觀者對歷史產生當代經驗並將觀者目光引向可持續未來?
ZdenkaBadovinac
ZdenkaBadovinac是一位策展人及寫作者。自年起她一直擔任盧布爾雅那現代美術館的總監。該美術館在Badovinac的領導下擴充至兩個地點:現代美術館及Metelkova當代美術館。透過她的工作,Badovinac關注重新定義歷史的艱難過程,及其對前衛藝術傳統與當代藝術的結合。她首個關注這一議題的展覽為「身體與東方──年代至今」()。她亦開創了Arteast+──首個東歐藝術收藏項目。
Arteast+Collection的首個收藏展於年在現代美術館舉行,名為「+Arteast收藏:東歐藝術對話西方」;其後她於至年進行了一系列Arteast展覽。她策劃的展覽亦包括年盧布爾雅那?kuc畫廊舉行的「申根女人」;年於巴塞隆納MACBA舉辦的「國際主義框架下的平行敘事博物館」;年於Metelkova當代美術館舉辦的「1:1中轉」;年於現代美術館舉辦的「NSK從Kaptial到Capital:新斯洛文尼亞藝術──南斯拉夫最後十年之時間」。Badovinac為威尼斯雙年展斯洛文尼亞國家館委員(-年,及年),聖保羅雙年展奧地利委員(年)及CIMAM的主席(-年)。
演講:博物馆的雙重本質
如今,國家博物館作為一種範式已然應該被放棄,然而,地方文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舊維持著一個幻像,即國家博物館與國家仍舊處於統一戰線。很難承認但又絕不意外的是,國家機制在跨國金融利益面前已經失去其主權,而這一現狀所造成的困惑令博物館產生了裂縫,即博物館之幻想與其現實之間的差異,而正是這個差異為博物館重新定義自身提供了可能性。意識到這個裂縫的博物館能夠暴露統治機器的運作模式,而這一運作模式現今已不再是中央集權的形式,而是以生命政治為模式的操作。處於這個民粹主義、仇外心理和極端主義不斷擴張的年代,我們應如何思考博物館?其中一個可能便是通過那條介於制度化和其尚未制度化的內容之間的裂縫。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並承認博物館的雙重本質。
NielsVanTomme
NielsVanTomme是阿姆斯特丹DeAppel的總監。作為策展人、學者及藝評家,他的工作立於當代文化及社會關注的交匯口。他策劃的展覽及項目曾舉辦於紐約TheKitchen,柏林藝術學院,新奧爾良當代藝術中心,芝加哥Gallery,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和紐約的P!畫廊。他曾策劃年第7屆布加勒斯特雙年展「我們在這下面建什麽?」。除作為《ArtPapers》雜誌的特約編輯外,他的文章亦發表於《ArtinAmerica》、《TheWire》、《CameraAustria》、《Afterimage》及《MetropolisM》等刊物。他的寫作把當代藝術、流行文化、文學及音樂連結到更廣的社會議題及文化語境。他的出版物亦包括《我們將遷移至何處》?(),?《能見度機器:HarunFarocki與TrevorPaglen》?(),?《美學正義:藝術與道德視角的交匯》?()及?《Muntadas:關於學院:激活工藝品》?()。
演講:緩步機制
DeAppel是阿姆斯特丹一所擁有40餘歷史的機構,它一直在當代藝術及更廣層面進行挑戰及實驗,從不原地踏步。藝術機構如同鯊魚:若不前進,便會死去。正因如此,DeAppel不斷重新演譯自己,保持恆常流動。但與鯊魚捕獵般的急速運動不同,DeAppel的移動是對社會政治迅速變化的一種緩慢但果敢的探索。DeAppel是一所緩步而行的機構。
KathrinRhomberg
KathrinRhomberg是一位獨立策展人,現生活及工作於維也納。她曾擔任K?lnischeKunstverein美術館的總監、年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斯洛伐克國家館策展人、年第6屆柏林雙年展策展人及年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科索沃共和國國家館策展人。
Rhomberg的策展項目包括-年於華沙現代美術館及維也納現代美術館舉辦的JúliusKoller回顧展(與DanielGrun及GeorgSchoellhammer共同策劃)、-年於維也納舉辦的「Canaletto視野」(一個結合藝術與建築的項目,與PierreBal-Blanc共同策劃)、年柏林HWK的「前西方」(與MariaHlavajova共同策劃)、-年分別於荷兰乌得勒支BAK及克羅地亞薩格勒布Nova畫廊舉辦的「ChristophSchlingensief:對事物核心之恐懼」、年德紹包豪斯的「年包豪斯在印度」(與ReginaBittner共同策劃)、年華沙現代美術館的「IonGrigorescu:在被害者的身體中,–」、年在科隆KoelnischerKunstverein美術館和年於巴塞羅那AntoniTàpies基金會舉辦的「SanjaIvekovi?」(與Nata?aIli?共同策劃)、-年於科隆的「遷移項目」(與MarionvonOsten共同策劃)及年於卢布尔雅那舉辦的Manifesta3(與FrancescoBonami、OleBauman及MariaHlavajova共同策劃)。年起,她亦於維也納藝術學院擔任講師。
演講:而今如何?
藝術自年代初起就愈發體制化,這對藝術與現實的關係意味著什麼?被制度化的藝術是否有任何社會影響力?亦或體制已抵消藝術參與及干預社會議題的可能性?
對談主持人
MaiaNuku
姚嘉善是正於香港興建的M+博物館視覺藝術主策展人。除此之外,她亦是非營利藝術空間——北京箭廠空間的創始人之一、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聯合策展人及中國當代藝術獎藝術評論獎得主。她是《e-fluxJournal》、中文刊物《典藏.今藝術》及《當代藝術與投資》的特約撰稿人。姚氏除著有《生產模式-透視中國當代藝術》(CCAA/Timezone8,),並參與編輯箭廠空間《三年書》(Sternberg出版社,)及擔任藝術家張奕滿出版物《故事中我們遺忘日子的那部分》(《ArtAsiaPacific》,)的編輯。
△免費入場,先到先得。需先作網上登記:治白癜风石家庄哪家医院好治疗白癜风的药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1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