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行政区划 >> 黑山入北约背后的故事中
尽管《柏林条约》让黑山利益受损,却也让这个闭塞落后的山国登上世界舞台。黑山大公尼古拉一世在柏林会议后的30余年间充分发挥治国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诸方面获得巨大发展,国内建起公路和邮局,还铺设从巴尔港到斯库台湖的铁路,首都建起图书馆、剧院和博物馆,设立了国家银行。更有意思的是,尼古拉一世所养育的女儿个个如花似玉,成为欧洲王室竞相迎聘的佳人,他的大女儿嫁给塞尔维亚国王彼得一世,二女儿和三女儿则嫁给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尊号居然一模一样)的两个孙子,四女儿当上意大利王后,许多报纸把这位黑山大公形容为“欧洲的国丈”。顺便说一下,黑山国土是扩大了,但人口却增长得更快,当地物产又养不了那么多人口,因此当地年轻人纷纷移民到塞尔维亚、俄国乃至美国。
黑山人口中70%信奉东正教,与俄罗斯存在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直到近代,黑山一直都是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的忠实盟友,年日俄战争爆发时,黑山居然向遥远的日本宣战。年,尼古拉一世在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支持下,把黑山从大公国升格为王国,自己当上了国王。年一战爆发后,黑山和塞尔维亚这对“兄弟之邦”联手加入协约国阵营,与俄国并肩作战,期间曾遭遇“身死国灭”,百万军民“死亡行军”的苦难,但总算硬撑到年大战结束,协约国取得完胜,只是这时候的“斯拉夫大盟主”沙俄已经不复存在,被十月革命推翻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处决,而没有“远方依靠”的黑山王国也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当时,黑山国内存在绿党和白党党两股势力,前者主张保持黑山独立,后者则主张并入“大塞尔维亚”,在塞尔维亚的积极运作下,白党在黑山国土光复不到两个月后就制造政变,把年迈的国王尼古拉一世赶下台,拥立塞尔维亚国王彼得一世为“塞黑共主”,他继而在年加冕为新南斯拉夫王国国王。就这样,尼古拉一世活生生地被自己的大女婿剥夺了王权。
在南斯拉夫王国时代,政府推行蛮横的“大塞尔维亚沙文主义”,权力集中到贝尔格莱德高层,塞尔维亚族成为上等人,而黑山人被视作“二等塞尔维亚人”,至于其他民族则是“待同化的塞尔维亚人”,受到残酷对待,这也为二战中南斯拉夫迅速亡国埋下祸根。年5月,南斯拉夫在一周之内被轴心国侵占,全国分成八个不同的地区,其中黑山落入意大利之手。意大利人想要扶植一个受其摆布的傀儡“黑山独立国”,独裁者墨索里尼本想让尼古拉一世的女儿,也就是意大利国王伊曼纽尔的王后埃琳娜去当女王,没想到执拗的老国王坚决不允,理由是“一对夫妇只能出一个国王”,墨索里尼转而提议让定居法国的女王外甥米哈伊尔去当摄政,可是他死活不答应,等到黑山爆发反法西斯大起义后,顾不了面子的意大利人只好委派皮齐奥·比罗利中将担任军事总督,用剑与火去统治这片桀骜不逊的土地。
众所周知,南斯拉夫与俄罗斯存在着历史和民族的纽带,特别是到了20世纪30~4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的中心就是苏联,这使得南斯拉夫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行动也极力与苏联保持一致。
国家利益至上
年南斯拉夫解放后,根据年颁布的新宪法,全国划分为六个人民共和国,它们隶属于中央政府,但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上的共和国政府,成为典型的联邦制国家。耐人寻味的是,为了防止曾严重 南斯拉夫各族情感的“大塞尔维亚沙文主义”复活,新宪法重新认定黑山是联邦主体,即与塞尔维亚地位平等的共和国,这种安排显然是出于政治考虑,而不是从语言、宗教或民族来考虑的,毕竟在欧洲人眼里,黑山人就是塞尔维亚人,就如同德国人和奥地利人一样“缺乏区别的标准”。
尽管主政者有意培养统一的“南斯拉夫民族意识”,但由于经济发展差异以及极端主义民族思想的回潮,到了20世纪80年代,南斯拉夫再度陷入民族纷争的漩涡中。年,南斯拉夫爆发内战,先是最富裕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接着是面积 而且民族关系最复杂的波黑宣布独立,后来又是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自治省闹独立,在所有冲突中,黑山基于民族感情,几乎都站在塞尔维亚一边,而且两者的结盟,还得到俄罗斯的外围声援,许多俄罗斯的“ ”自费跑到前南地区参战。
然而时移世易,再铁的“兄弟关系”碰上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也会像冰川遇到阳光一样逐渐融化。年克罗地亚刚宣布独立时,黑山与塞尔维亚都宣称其行为“违宪”,黑山总统布拉托维奇甚至鼓励南人民军中的本族战士向“叛徒”开火。当年10月1日,以黑山人为主体的南人民军西南军区部队向克罗地亚港口杜布罗夫尼克发起进攻,他们用重炮轰击城墙、城门、港口、古炮台、教堂等古迹,目的是彻底抹去该城的“克罗地亚痕迹”。
黑山和塞尔维亚的努力没能奏效,越来越多的共和国脱离了南斯拉夫,面对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年,黑山举行全民公决,结果有95.96%的人投票赞成留在面积大大缩水的南斯拉夫里面。在新的南联盟中,塞尔维亚人口万,黑山只有62万,双方力量对比太过悬殊,黑山成为被支配的对象。在此后的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黑山不仅被动地卷入冲突,还因为和态度强硬的塞尔维亚站在一起,连带受到西方公决的集体制裁,自家经济雪上加霜。到了年,感到难以为继的黑山政府宣布脱离南联盟的经济体系,改以德国马克为流通货币,这被视为“兄弟分家”的重要风向标。紧接着,黑山与塞尔维亚各自拥有司法、货币、税收和海关系统,只有外交和国防是统一的,形同松散的邦联关系。黑山政治家米洛·久卡诺维奇公开鼓吹:“我们和塞尔维亚人虽然是兄弟,但并不想住在一个房子里,我就和我的兄弟不住在一个房子里。”
科索沃危机爆发后,由于塞尔维亚当局坚持强硬路线,导致当地大批阿尔巴尼亚族难民涌进黑山,拖累了这个本已贫穷的小国经济。与此同时,塞族军警在黑山领土上对阿族难民施加的暴行也激起黑山人的愤怒。年3月24日,北约向南联盟发起进攻,科索沃战争爆发。战争期间,北约有意将空袭重点放在塞尔维亚境内,黑山的军事设施只受到有限攻击,目的是避免削弱该国反塞尔维亚的力量。
科索沃战争彻底打垮了巴尔干的“反西方堡垒”塞尔维亚,来自塞尔维亚的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也变成前南斯拉夫国际战犯法庭的阶下囚,眼见形势不好,黑山开始逐渐与塞尔维亚拉开距离,寻求与西方亲近。年,已是黑山总统的久卡诺维奇公开为年炮击杜布罗夫尼克的行为向克罗地亚道歉。年,曾指挥围攻的前黑山将军帕维尔·斯特鲁加尔被前南战犯国际法庭判处8年徒刑。年,黑山政府准备举行独立公投,但经过俄罗斯劝说,决定推迟三年再进行全民公决。年5月,黑山举行公民投票,55.5%的人赞成独立。6月3日,黑山议会通过独立宣言,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个独立国家,并在6月28日加入联合国,至此也宣告在欧洲舞台上活跃了近一个世纪的政治实体——南斯拉夫彻底消亡。同年,为了改善与克罗地亚的关系,特别是为加入欧盟赢得好感,黑山向克罗地亚归还了~年从杜布罗夫尼克郊区掠走的许多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