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海洋强国巴尔干豪强的挽歌

发布时间:2021/3/13 17:38:27   点击数:

巴尔干豪强的挽歌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国土总面积只有6万平方公里左右,是一个国土小国,但区位重要,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北,在亚得里亚海东岸,隔亚得里亚海与意大利相望,北部邻国是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东面是塞尔维亚,南边是波黑,和更南的黑山也有少量接壤,给中间的波黑留下了可怜的大约20公里海岸线,而自己的海岸线长达公里,在巴尔干地区算是海洋大国。

克罗地亚海岸线曲折,拥有亚得里亚海中的岛屿上千个,有“千岛之国”之称,领土北部为丘陵和平原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中部和中南部是高原和山地,为高原山地气候,南部和西南部则是达尔马提亚海岸,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全国的海洋资源丰富,森林和水力资源也比较丰富,但矿产资源一般,在亚得里亚海的海底有石油和天然气,是克罗地亚的主要矿产,此外煤炭、铝矾土的产量较大。

克罗地亚由于地处欧洲几大势力的交汇区域巴尔干半岛,历史上多次被占领,罗马、匈牙利、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等先后攻占克罗地亚,直到“一战”结束后,组成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才成为独立自主的强国,即后来的“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在鼎盛时包括了现今的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北马其顿、波黑、黑山等地,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强国之一,经济、军事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当时的南斯拉夫在经济上,人均财富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居首,军事上,有“巴尔干猛虎”的称号,是美国领导的北约向东扩张的绊脚石。但由于对内政策失误、对外强敌挑拨,加上苏联也在年行将就木,北约不再有忌惮,因此迫不及待的就拿南斯拉夫下手了。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首先独立,年波黑也宣布独立并引发了三年的战争,年美国继续制裁南斯拉夫中遗存的塞尔维亚和黑山联盟(当时名称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

年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领土科索沃,并支持地方武装形成事实上的独立,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在此期间也遭到了轰炸,造成人员伤亡。南联盟被迫同意科索沃由北约管理,但仍然继续受到欧洲的肢解,年欧洲要求南联盟继续拆分,年南联盟更改国家名称,取消了“南斯拉夫”这一名称,并在6年让黑山也最终独立,至此南斯拉夫的已经不再存在,被分裂成多个无力反抗北约的弱国。

而带头闹独立的克罗地亚则在9年加入北约、年加入欧盟,积极向西方靠拢,虽然目前尚未恢复到南斯拉夫解体前的水平,但在南斯拉夫解体的各国中,属于经济相对较好的。不过国内的人口仍然在持续减少,预示着国家发展的后继无力。

在独立之前的年,克罗地亚的人口总数接近万人,目前不到万人,近0年的时间只有5年左右的时间人口有增长,绝大部分时间人口在下降,主要是各种不稳定因素影响。全国的人均寿命预期为77岁,人力资本指数为0.72,但有接近20%的贫困人口。由于独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内部的民族问题,因此国内的克罗地亚族人口占90%以上,反对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是第二大民族,但占比不到5%,此外还有少量其他民族。官方语言是克罗地亚语,85%以上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

克罗地亚的经济水平中等,全国GDP大约亿元,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是:.%、4.%、62.9%。投资、消费、出口占GDP的比重分别是21.6%、77.%和51.%,主要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第二产业大多数是南斯拉夫时代留下的老底子,包括造船、食品加工等,造船能力在全球排第九位、欧洲第二位。

克罗地亚造船业的典型代表是百年老船厂Uljanik,该公司成立于年,是克罗地亚最大造船企业,能建造包括散货船、油船、汽车运输船、牲畜运输船、挖泥船和邮轮在内的多种船型,9年还建造了世界首艘超豪华极地探险邮轮。但是,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目前正在重组,未来可能主要做利润高的挖泥船和豪华邮轮。

第三产业主要是零售、物流和旅游,由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亚得里亚海沿岸和上千个岛屿,还有8个国家公园、10个自然公园、6个世界遗产,因此旅游业是克罗地亚支柱产业,每年游客近0万人次,在景区过夜的接近一半。克罗地亚的农业虽然受气候和地形影响,品种丰富,但产量都不大,不是主要的产业。

加入北约以后,克罗地亚的军事实力大减,军费每年不到7亿元,军人数量仅有1.5万人左右。陆军1万多人,有多辆坦克,具备一定战力,空军0多人,战机不到架,而且老旧二手货为主,海军约人,共有10多艘船舰和一个微型的小潜艇,最大的船排水量也不到0吨。但既然加入了北约,靠着北约保护,周边国家实力也不强,克罗地亚显然不想把太多的钱花在军事装备上。

克罗地亚的教育水平较高,小学、中学免费,但由于人口流动,入学率并不是很高,不过,高校的录取率比较高。科技基础较好,在海洋科技方面具有传统优势,造船技术也有一定特色。

克罗地亚已经加入了欧盟和北约,对外政策基本上和欧盟保持一致,安全方面则期望和美国建立良好关系,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周边的国家则尽力搞好关系。不过,和一起从南斯拉夫独立的斯洛文尼亚还存在一些领土和领海的纠纷,毕竟几个国家的海岸线基本让克罗地亚一家全占了。

克罗地亚和中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经贸方面,年双方建交,两国目前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高层近年来往较多,民间也有较好关系,克罗地亚多次表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的“1+16”合作。6年两国签署了《关于开展港口和临海港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克罗地亚国内最大的项目之一佩列莎茨大桥工程是中国路桥公司承建,中建材、骆驼集团、北方国际公司、中集集团、华信集团也进入了克罗地亚市场,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和克罗地亚的友好城市共同探讨加强经贸合作,克罗地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大学建有孔子学院,成了双方文化相通的桥梁。

从南斯拉夫分裂出来的克罗地亚失去了巴尔干豪强的底气,但全面融入欧盟不仅为克罗地亚带来了欧洲的市场和机会,也创造了成为亚洲和欧洲之间枢纽的条件。当前的克罗地亚致力于发展经济,不失为明智之举,加之周边环境逐渐稳定,未来人口逐步回流或者进入欧盟内部,借助优越的海洋旅游、海洋航运、造船等条件,应该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2108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