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行政区划 >> 布局中美战略布局解析深度长文
-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叙利亚战争、中美 、美国对中国中兴、华为的阻击、新冠疫情全球爆发、美台勾连等。
世界看上去一团乱哄哄,实际上有一条非常清晰的逻辑主线,那就是一条利益链,而且它超出了绝大多数人认知范围之外。
读完此文你再看世界的视角就大不相同了,一切都将明朗,了然于胸!
当今世界,文明与野蛮并存!
文明的是虽然局部战争却不断,但大规模战争不再那么轻易爆发。
野蛮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开始趋向于“暗战”,大国开始合众连横,小国开始靠边站队,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棋局一步走错,立刻分崩离析。
中国和美国,一东一西、一上一下,不仅处于地球的对立端,而且分布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不同的盛衰周期,两者此消彼长,碰撞也不可避免,而这也将决定未来20年的世界格局。
国家、战争、货币、科技分别意味着什么?
梳理一下这变幻莫测、错综复杂的世界,剖析其中的斗争逻辑!彻头彻尾的了解世界这盘棋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国家的本质。
当今社会,国家主要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政权代表谁的利益问题,如果代表资本的利益,其政权就是资本主义政权;如果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这就是社会主义政权,而这就是美国和中国的区别。
在美国,如果做生意赚钱了就是富豪,富豪再上升就变成财阀,从而成为资本大鳄,享受尊贵社会地位,如果玩腻了经济游戏,就可以去竞选总统,做了总统之后继续为资本服务。
而在中国,政治系统和商业体系是隔绝的两套系统,从商基本无法从政,从政基本不可能从商。无论你多么有钱,你也不可能去竞选 !
因此在美国,最富有的前人可以决定着美国法律的制定,而中国的政治从来不会被商业所牵制。
所以,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本质,美国起身不是一个国家,美国不是属于美国人民的,也不是属于美国政客的,而是属于美国金融财团的,说白了就是属于大资本家的。美国的资本家坐在幕后,操控着世界的金融秩序。
他不是政治性的,只是经济性的,资本家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敛财。不要指望美国是一个可以团结世界人民的政府,他只是一个方便资本家们随意掠夺其它国家任财富进自己口袋的集团。
那么,资本通过什么操控世界呢?当然是:货币!银行家罗切斯尔得曾说:“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只要让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这些资本家就可以操控世界。用自己掌握的“货币”让发展中国家干活,把世界各个国家变成它的金融殖民地,享受世界人民的供养。没钱华了就开机印钱,就是那么简单。
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美元必须成为全球通用货币。美元霸权是先让美元跟“黄金”挂钩,然后再跟“石油”挂钩这两个步骤来实现的。
当美元成为全球通用货币之后,美国就通过印刷的方式从全世界获得实物财富。但是美国不能无节制地发行美元,让美元不断贬值。
所以要节制,可节制后手中没有美元了,那就发行国债,通过发行国债又让输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
美国人开始玩起一手印钱,一手借债的游戏,印钞能赚钱,借债也能赚钱,以钱生钱,金融经济比实体经济赚钱来得痛快多了。
回到美国的美元,进入美国的三大市——期货市场、国债市场和证券市场。然后再以资本的形式向海外输出,从而操控世界其它国家的各种产业,这样循环往复地生利,美国由此变成一个“金融帝国”。
“金融殖民”是一种更加透彻的殖民掠夺方式,悄然无声,杀人不见血。那么“金融战争”的逻辑是怎么样的呢?
金融战争的逻辑是:
美国掌控全球通用货币,先走量化宽松(QE)之路,用大量货币涌入其它国家,推高这个国家的经济,使该国物价飞升,然后忽然釜底抽薪,在泡沫 的时候突然缩回,使该国骤然缺钱,物价迅速下降,很多资产变的廉价,这时美联储开始加息,促使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再来抄底收购,通过一张一缩变相侵占了该国资产,这就是金融战争的逻辑。
每次美联储一宣布加息,货币的翅膀轻微抖动,也许就发生一场大风暴,有可能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崩溃,有可能是一个国家的股市崩溃,有可能是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崩溃,也有可能是某个地区发生了一场战争。
我们先看看阿根廷这个国家是如何遭遇毁灭性打击的。
1、马岛海战
年12月17日,美联储刚宣布一加息0.25,蝴蝶的翅膀轻轻抖动,就已经掀起了一场大风暴,第二天晚上九点半,阿根廷比索崩溃性大跌41%。不到24小时,一个国家的货币就已经崩溃了。
而实际上,早在年的爆发于阿根廷的“马岛海战”就是一次赤裸裸的“金融战争”,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过程:
从之后美元指数就一直在走低,也就是说美联储在走量化宽松路线,美元印的很多,共持续接近10年时间。这使美元的供应量增大,这些美元去了哪里呢?拉丁美洲!美元给拉丁美洲带动了投资,从而早就可70年代拉美的经济繁荣。
直到年,美元指数开始走强,这说明美联储决定关掉泄“美元”的洪闸。于是正在欣欣向荣的拉丁美洲,突然间资金链条断裂了,美元大量回流到了美国。
这使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以上,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到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为22.9%,薪资成长只达到19.2%;国内得到越来越多支持者的工联决定发动长期性大罢工,军政府受到人民的唾弃与憎恶。
预算阿根廷政府试图通过对马岛采取军事行动,来缓解国内危机。年3月19日,阿根廷人登陆南乔治亚岛并升起国旗。4月2日,加尔铁里总统下令出兵占领马岛,马岛战争正式爆发。
这时的美国当然希望战争开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阿根廷制造更加混乱才场景,才能让全球的投资人判断拉美地区投资环境要恶化,让他们从拉美撤资,所以美国立刻宣布支持英国!
此时的美联储看到时机已到,立刻宣布美元加息,加息后的美元加快了资本撤出拉美的步伐。
从拉美撤出的资本几乎全到了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债市、期市、股市),给美国带来了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的 个大牛市,当时美元指数从弱势时的60多点一口气蹿升到多点,上升了%。
美国资本家又趁机重新回到拉美去购买那些此时价格已跌成地板价的优质资产,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经济的羊毛!
美联储宣布加息,致使美元回流。然后一直到了年,美元指数第二次又开始走弱之后,长达10年的时间内,美元又像洪水一样向世界倾泄。
也就是说美国又准备去剪世界的羊毛了,那么这次是哪里呢?是亚洲!
2、年亚洲金融危机
先来回顾一下“亚洲四小龙”的概念,它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亚洲的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
请注意,这些地区采用的是“出口导向型战略”。而出口导向型的本质其实就是可以轻松通过产品来获得充足的美元。这些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
而究其本质,其实是美国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是东南亚地区和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
当亚洲经济一片繁华、欣欣向荣的时候。年也就是美元被打开闸门流行亚洲10年之后,美国人开减少对亚洲的货币供应,于是这些亚洲国家的企业和行业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干脆资金链条断裂,亚洲出现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征兆。
这时一个叫索罗斯的金融投机家,带着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对冲基金,开始群狼般攻击亚洲经济最弱的国家——泰国,攻击泰国的货币——泰铢。
对于一个“金融家”来说,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行为:“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所谓的“金融危机”根源在于其制度,资本天生就具有增值性和扩张性,资本对于金钱的追逐是一种天性的行为,其实着就是资本主义永远都摆脱不了的危机。
由于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泰铢危机爆发。
并且立刻产生传导效应,一路向南,传导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然后北上传导台湾、香港,日本,韩国,一直传导到俄罗斯,东亚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此时全球投资人判断亚洲的投资环境恶化,便纷纷从亚洲撤出自己的资本。而美联储则又一次不失时机地吹响了加息的号角。
从亚洲撤出的资本又一次到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给美国带来了第二个大牛市。
当美国人挣够了钱以后,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样,拿着他们从亚洲金融危机赚到的大把的钱又回到了亚洲,去购买亚洲跌到地板价上的优质资产。
此时亚洲经济已经被这次金融危机冲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
为什么人民币不贬值就不会冲击到中国呢?
相信大家经常看到人民币贬值和升值的新闻,人民币一旦贬值就会变的不值钱,很多人就会兑换成美元。
人民币不贬值的本质其实就是让大家手里的人民币不要用过各种方式变成美元的资产,这样就可以防止人民币变成美元外流!这是对美联储加息的一种抵御。
当美国的资本家挣够了钱以后,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样,拿着他们从亚洲金融危机赚到的大把的钱又回到了亚洲,去购买亚洲跌到地板价上的优质资产。
角逐还在继续……
年1月1日,欧元正式诞生。欧盟是一个27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它盖过了当时世界上 的经济体北美自贸区(24万亿美元—25万亿美元规模)。
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从此不再用美元结算,这对于美元霸权两讲毫无疑问是一个打击,是一个挑战。
所以说美国人即使不是意欲除之而后快,也一定要打击。三个月之后科索沃战争爆发了!
3、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爆发之前,大约有7千多亿热钱在欧洲流动,在7千多亿热钱在欧洲晃来晃去,找不到落地的地方,不敢落地。
为什么不敢落地呢?
因为不敢投资,如果你投资,一旦战争打响,投资环境恶化,你的投资可能就收不回来,追逐利润、追求利润 化是所有投资者的信仰,
但是既要追求利润 化,同时还要追求安全的获利,如果不能是安全的获利宁可不投资,这也是投资者的信仰,喜欢这篇文章的读者,小编推荐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2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