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历史沿革 >> 湖南省耒阳市冠湘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来源:学科网ZXXK]
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D.俄罗斯
2.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国瓜分,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
3.下列对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B.是欧洲国家的政治军事集团
C.成立于年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4.某条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于年通航,是国际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年,当地政府从哪国手中收回了该运河的全部主权()
A.西班牙B.英国C.葡萄牙D.美国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于年通航,是国际航运要道,年巴拿马政府从美国手中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ABC项与史实不符。故选D。
5.罗斯福新政时给守法企业悬挂蓝鹰标志,有下列哪种情况的企业不能悬挂蓝鹰标志()
A.扩大企业规模B.规定价格水平
C.保证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D.遵守市场分配方案
6.拿破仑与希特勒是近代欧洲史上的风云人物,但两人皆在哪一次的军事行动中失败()
A.征服西班牙B.入侵土耳其C.东征俄国D.占领埃及
C
试题分析: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控制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但年远征俄罗斯失败,敲响了拿破仑帝国的丧钟;希特勒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于年6月22日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败,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并一步步走向覆灭。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拿破仑和他的帝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7.20世纪70年代初,跃居世界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A.德国B.法国C.英国D.日本
8.20世纪50年代,苏联为了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而实行的改革是()
A.戈尔巴乔夫改革B.卡达尔改革C.赫鲁晓夫改革D.勃涅日列夫改革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戈尔巴乔夫改革从年开始;B项卡达尔是匈牙利领导人,他在匈牙利推行了改革;C项赫鲁晓夫上台后,为改变斯大林模式,于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推行改革;D项赫鲁晓夫60年代下台后,勃涅日列夫成为苏联领导人推行改革。故选C。
9.非洲在15世纪早期就遭受西方殖民国家的奴役,时间长达近年,因此有“黑暗大陆”之称。下列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事件是()
A.埃及的独立B.“非洲独立年”C.纳米比亚独立D.古巴革命的胜利[来源:学+科+网]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埃及独立是在年,是非洲独立运动兴起的标志,与题意不符;B项“非洲独立年”是非洲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与题意不符;C项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D项古巴革命胜利是在年,是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表现,与题意不符。故选C。
10.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①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②大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③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④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⑤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
11.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年3月,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许可之下,对伊拉克宣战。这充分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D.和平与发展不可兼得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霸权主义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当今世界仍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领土争端、民族矛盾等都威胁着世界和平。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和霸权主义的介入有关。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2.罗斯福新政中既增加就业机会,又为经济发展拓展空间的措施是()
A.改革银行制度B.整顿农业C.调整工业D.兴建公共工程[来源:学科网][来源:Z
xx
k.Com]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改革银行制度是为了恢复银行信用,与题意不符;B项整顿农业是为了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与题意不符;C项调整工业是为了减少盲目竞争引发的生产过剩,并协调劳资关系,与题意不符;D项兴建公共工程吸纳了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大型公共工程建设又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与题意相符。故选D。学科*网
1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发动侵华战争B.德国闪击波兰C.德国突袭苏联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B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
①新经济时代②迅速繁荣时期③持续调整时期④危机和滞胀时期
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五六十年代是迅速繁荣时期,七十年代是危机和滞胀时期,八九十年代是持续调整时期,九十年代末开始是新经济时代。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美国经济的发展。
15.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A.推动了世界贸易日益规范化B.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差距D.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一些游戏规则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所以全球化缺乏公正性,会造成利益分配不均,往往对发展中国家不利,贫富差距悬殊。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抵制全球化,而应该趋利避害,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6.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雅尔塔会议。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不是他的内容,A.
B.D项均为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7.下列事件中改变了俄国(或苏联)社会性质的有()
①年改革②赫鲁晓夫改革③十月革命④斯大林格勒战役⑤苏联解体
A.①③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社会性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①俄国年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社会性质发生改变,③年,列宁领导俄国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俄国从一个沙皇专制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改变了社会性质,②赫鲁晓夫改革和④斯大林格勒战役并没有改变国家的社会性质,因此排除②④,⑤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苏联不复存在,改变了社会性质,本题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8.中东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关键是??()
A.印巴争端B.北约轰炸利比亚C.科索沃问题D.巴以冲突
D
试题分析: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矛盾尖锐。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也是阿以矛盾的重要根源。美、苏、英等国的干预,使巴以问题更加错综复杂。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关键是巴以冲突,故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动荡的中东地区。
19.在下列战役中,美国没参加的军事行动是()
①阿拉曼战役②中途岛战役③诺曼底登陆④攻克柏林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曼战役是德军与英国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的战役,美军没有参加;攻克柏林是由苏联军队完成了,美军没有参与;中途岛战役和诺曼底登陆美军都参加了。故选D。
20.“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际上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世界经济呈本土化发展趋势的表现D.和平发展全球化的表现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根据题干中提示信息:“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最能反映世界经济生产的全球化的表现,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在(_______)举行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这件事情标志着英法所实行的(______)政策达到顶峰。
(1).慕尼黑(2).绥靖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领导人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这件事情标志着英法所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故应填:慕尼黑、绥靖。
22.一战后,(_______)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会议上关于中国问题所签署的条约是(________)。[来源:Z#xx#k.Com]
(1).华盛顿(2).《九国公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年11月至年2月在美国倡导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署了针对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和其他一些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故应填:华盛顿、《九国公约》。
2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包括(_______)、欧盟、(______)和中国。
(1).日本(2).俄罗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包括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等强国和国家联盟。故应填:日本、俄罗斯。
2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__________)、科技社会化、(___________)。
(1).技术革命群体化(2).发展进程高速化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迅猛,特点包括: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故应填:技术革命群体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25.(_______)年,以英美军队为主的反法西斯同盟军队在(_________)登陆,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
(1).年(2).诺曼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为减轻苏联对德国作战的压力,年6月,以英美军队为主的反法西斯同盟军队在法国诺曼底海岸登陆,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故应填:、诺曼底。
点睛:本题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诺曼底登陆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从年6月6日至7月初,美英盟军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三、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
材料二:“值此我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望我以我国当前情势所要求坦率、果断来发表演说。……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
材料三:下图是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经济示意图
(1)依据材料概括~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
(2)美国采取了什么方法来克服经济危机的?其政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3)读材料三,年以后,苏俄经济逐步回升,与当时的那一政策有关?其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1)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2)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调整工业
(3)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7.材料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是经济的。
材料二: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二战中的历史事件:
请回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个文件?它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2)材料二中图一为二战期间参加雅尔塔会议的“三巨头”,请你说出他们的名字?
⑶材料二中图二是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情景,这也标志着二战结束了,请说出这一事件的准确时间(包括年月日)。
(4)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你能说大战规模扩大到最大化和大战发生转折的标志性事件吗?
(1)《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3)年9月2日
(4)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出自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年2月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出席了雅尔塔会议,协调反法西斯行动,安排战后世界。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的结束。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到最大化;年7月——年2月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8.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两极格局下,挑战“两极”的两股资本主义势力及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②请写出材料中所提到的“冷战”开始的时间及其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3)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①日本联合的欧洲(欧洲共同体)苏联解体②年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多极化趋势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筑了战后统治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使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年底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终结。②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走向终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点睛:本题考查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变化,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一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演变为美苏两极格局;随着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记忆这些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29.阅读下列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引领时代图二汽车之父图三网络长椅
(1)图1中“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
(2)图2中“汽车之父”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动力方面的发明是什么?
(3)图3中“网络长椅”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电子技术方面的成果,除此之外还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请举出两例。
(1)瓦特改良蒸汽机
(2)卡尔本茨内燃机
(3)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任答两点)
(1)本题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中“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英国人瓦特,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改良蒸汽机,这项发明解决了大机器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动力问题,促进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中“汽车之父”是德国人卡尔·本茨,他发明的内燃机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提供了动力。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领域广泛,除信息技术外还包括: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点睛: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知识,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记忆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时间、表现领域、成果及发明人等基本要素即可轻松得出答案。
赞赏
长按中国白癜风医院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syg/1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