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井冈山历史周教授

发布时间:2018/5/14 0:16:14   点击数:

(题记: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因比教授直言不讳地预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国文明将一统世界。)

一、一场睿智而伟大的漫谈

年5月,日本宗教人士池田大作与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A.J.汤因比博士(年--年)在博士的家里进行了一场对话。

(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因比博士(--)

汤因比博士被誉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对历史有其独到的眼光,其12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26个主要民族文明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汤因比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哲学家。

年,博士83岁,池田大作44岁。

汤因比和池田大作,一个西方人,一个东方人,相差39岁的两人互相抛开了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狭隘和隔阂,在精神自由的海洋里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未来学式的全景探索。

池田大作、汤因比的谈话跨越了两年,总计10天,长达40个小时。

(年12月5日,重病中的周恩来总理会见日本学者池田大作)

这是一场东方学者和西方学者的谈话,在这场漫谈中,汤因比透露了对21世纪中华文明的无限期望。

对谈开始,眼镜后面总是面带微笑的博士目光严肃起来,说:“开始吧,为了21世纪的人类,让我们交谈下去!”

两人谈论的本质问题很广泛,概括起来,就是探究“何谓人”、“何谓社会”以及“何谓生命与宇宙的本质”。这就汇集成了《展望二十一世纪》这本书。

(《展望21世纪》原著:池田大作、汤因比)

池田大作问博士:“如果再生为人,博士愿意生在哪个国家,做什么工作?”

汤因比毫不迟疑地回答:“我愿意生在中国。因为我觉得,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是生为中国人,我想自己可以做到某种有价值的工作。”

作为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而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

汤因比直言不讳地预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国文明将一统世界。

博士说道:“可能我们的对话不惹人注意,但是将永远留存下去。”

尤其让人惊讶的是,博士提出以上观点的时候,中国还在文革时期,与复兴、强大、富裕根本不沾边。

汤因比博士心仪的文明,不是那时候繁华的西方文明,也不是经济上升和物质繁荣、技术高度发达的日本,而是依然在“文革”中徘徊、物质生活依然极度贫乏的中国。

尽管面对一位日本文化界的顶级名人,汤因比也直言不讳说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路的是中国,而不是欧美和日本等国。

汤因比博士在我国还处于疲弱时期就明确提出以上预言,这在当时普通人眼里估计会当作笑话。

但历史学家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是对过去进行全面总结,再对未来进行预判,绝不会仅仅停留在表象上。

年,汤因比博士离世,年86岁。

池田大作后来回忆说:对于哲学告缺、迷失方向的现代世界,汤因比博士的那些珠玑话语今天也深刻提示着根本价值观,即“为了创造新地球文明需要什么”,“为了可持续的繁荣,人类应该怎样生存”。

年,池田大作先生写道:“将来会因为年的北京奥运会、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等,世界会越来越瞩目中国。”

池田大作先生继续写道:汤因比博士和我一致认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如果博士看见现在中国蒸蒸日上的雄姿,一定会破颜一笑,说:“诚如我们所言啊。”

从汤因比博士逝世的到现在的已经43年了,历史正在逐步验证博士40多年前的观点。

(年5月8日,胡锦涛同志会见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

小编注:池田大作先生(年1月2日----)一生致力于中日友好,年获联合国和平奖,年获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年获爱因斯坦和平奖。年获中国艺术贡献奖,年获中日友好"和平使者"称号,年获"人民友好使者"称号,年获中国文化交流贡献奖。

二,为什么汤因比博士会认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1,中国经济的繁荣方式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暴力掠夺。

我们中华民族曾经引领世界,这个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年------)在他年的著作《论中国》中写到:在过去的年里,中国有年里是领先世界的。

(基辛格与《论中国》)

中国古代的辉煌,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独此一家。中国古代的强大让你难以置信:

小编下面例举几个数据:

(1),两宋时期的年里(北宋-、南宋-),中国经济总量为世界总量55%以上,颠峰时期北宋占到80%,就是南宋也曾经占到过75%,这还不包括同时存在的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经济。

(央视纪录片《强军》截图)

唯一遗憾的是,两宋因为唐朝“藩镇割据、兵祸连连”的教训,而选择了“重文轻武”的政策,致使两宋时期经济强大而军事疲软。

(2),年,整个欧洲的GDP总和占世界25%左右,而清朝的GDP占世界的33%左右,比欧洲总和还多。而现在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GDP也仅仅约21%左右,可见中国古代的经济总量有多大。

(只是,鸦片战争时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已经与世界工业文明主流脱钩,加上鸦片战争之前的清政府盲目自信,我们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落后,结果我们传统农业国被西方的工业国打开大门,犹如一个身上很有钱的孩子遇到几个身强力壮的穷流氓,只有被搜刮的份。)

以上数据只想说明一件事情:过去的年里中国曾经引领世界年。

而中华文明繁荣的方式更决定了我们文明繁荣的持续性。

没错,在近代,农业文明的中国没落了,工业文明的西方强盛起来了,西方开始引领世界,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仍然高出我们一头。

但是,我们对比两种文明的繁荣的方式就能得出结论:中国将取代西方重新引领世界。

古代中国的繁荣,靠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辛勤劳作、励精图治。

在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我们从来没有对其他民族进行压迫和奴役。

我们的财富都是来源于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靠的是汗水和付出。

(中华民族靠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如今,我们民族的复兴依然延续我们祖先繁荣的方式,奉行和平发展和协同合作的和平崛起策略。

而西方的繁荣,从他们的第一桶金就充斥着血腥和暴力。

从资本主义初期的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到现在美国的“暴力征伐”,这几百年里,西方的繁荣无不充斥着罪恶和灾难,他们的繁荣是建立在其他民族的灾难和痛苦之上。

(建立在罪恶基础上的西方繁荣)

不可否认,西方在近代发明了非常先进的科学知识,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同时,这些财富是建立在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殖民掠夺的基础上的。

西方国家的繁荣与亚非拉地区的贫穷落后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历史上任何一个靠暴力征伐强盛起来的文明最终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靠暴力强盛起来的帝国-----古罗马帝国,和我们汉朝一东一西屹立于世界,然而现在,古罗马早已烟消云散,只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依然在放射耀眼的光芒。

现代西方的代表----美国,其繁荣方式和古罗马如出一辙:美国通过在世界各地发动战争来获取财富,而其结局也会步古罗马后尘,其暴力征伐正是其衰朽的先兆。

对滥用暴力的惩罚可能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美国为首的西方已疲态尽显)

如今,欧洲、日本早已被中国甩在身后,唯一要追赶的美国,其全球战略也被迫变为“亚太再平衡”的区域战略,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已疲态尽显、力不从心。

2、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已成为其发展的桎梏,而中国政治制度一直在创新。

不可否认,“民主自由”这一旗号在帮助西方结束神权统治和封建专制、进入近代文明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结束欧洲中世纪愚昧、黑暗的历史中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如今的西方在政治已经呈现衰败的迹象--------“民主自由”旗号产生的内耗以及“人权高于主权”的霸权论调都证明西方政治正在走向没落。

如今,西方的所谓选举,导致其政策缺乏延续性,特朗普否定奥观海的政策,奥观海给特朗普使绊,党派之间互相拆台,貌似公平,其实是利益集团之间争夺利益而已,热闹之后必是一地鸡毛,其“民主自由”已经发展为严重的内耗。

“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愤怒者”运动、“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活动和“民主之春”运动等等,都是美国制度弊病的写照。

另外,西方“民主自由”的双重标准也证明了西方正在走向没落。

西方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世界的掠夺上,他们对世界的掠夺从新航路开辟开始,到现在仍然在延续,只是换了一个工具。

二战后,被殖民国家和地区相继独立,西方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但西方掠夺世界之心并没有死,因为那是他们繁荣的根本。

殖民体系瓦解后,西方开始动用”人权“这一武器来掠夺他国,推出了“人权高于主权”的强盗逻辑。

当然,这一强盗逻辑更是证明了西方的衰败------因为无招可使,只有耍赖。

于是,西方打着“人权”的口号,发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等等。

标榜为”民主“的西方,悍然干涉他国内政,本身就是对“民主”的背叛,更是为自己掘开了埋葬自己的坟墓-----不间断的恐怖袭击就是明证。

(西方“民主自由”的双重标准)

再来看近期的一个例子-------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公投独立,西方对加泰的独立说不,但西方为什么不对“港DU”、“台DU"、“疆DU”、“藏DU”说不,反而特别上心?

总之,西方的“民主制度”早已散失生命力,其“民主”的口号由反封建时的进步工具演变为国内内耗和干涉他国内政的工具,最关键的是,西方却找不到修正制度缺陷的工具。

现在西方势力大力培植崇洋媚外的网络公知和大V,也利用“民主自由”来抨击我们,除了这一老掉牙的套路,西方还有什么招数?

但是,随着国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增强,西方的这些招数也必将破产。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的制度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在古代,中国就形成了一套高效且行之有效的制度,这也是中国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中国从秦朝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再到元明清的“行省制度”,我们的制度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保证了中央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仍然可以对全国的疆包括包括边远区域的有效管理,做到上通下达、令行禁止。

中国在实行高效管理的时候,西方却还处在神权的愚昧统治之下。

在近代,国人奋起反抗,努力寻求一条能让中国重新强盛的道路。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且不同与其他国家的道路----既不同与苏联,也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道路。

如今仍然有部分人说如果中国走西方的道路会怎么样?这个答案很简单,做一下对比就知道了。

首先,西方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世界的掠夺上,而中国从来就没这样的不光彩历史,以后也不可能有。

其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西方的制度,然而,现在除了几个通过殖民掠夺发展起来的老牌帝国主义处于世界前列,其他实行西方制度的都是不入流的国家,而且,那几个老牌的帝国也逐渐被中国超越。

另外,我们做个横向比较,走西方道路的印度,独立的时候工业基础和其他反面都超过同时期的中国,结果呢?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现在我们GDP是印度的5倍,印度却还停留在能写出自己名字就算不是文盲的阶段。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哪种制度适合中国,答案不言自明。

三,中华民族自信的恢复。

过去的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苦难,人民也经历了“自信----盲目自信----自卑-----盲目自卑-----自信恢复”这5个阶段。

1,中华民族自信的散失

清朝初期的“闭关锁国”是盲目自信,而鸦片战争以后,我们中华民族又陷入盲目自卑。

年,我们国门被打开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已经把我们甩开太远,结果,政府和民族又陷入自我否定,尤其是在文化层面,更是把本民族的文化看的一钱不值。

比如新文化运动里,对传统儒家思想全盘否定,一方面就是民族自信的散失。

可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却对我们儒家文化情有独钟。

解放前,一直被别人欺负,别去谈什么自信了,能活命都已经不错。

这样的对比更能反衬出当时我们民族自信的散失。

我们这种自卑一直延续到21世纪。

改革开放后,我们主动打开国门,结果和鸦片战争被动打开国门一样,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又陷入到一种盲目的自卑,认为西方的月亮都要更圆。

我们来看看那时候的情景:

(1),80年代,我们村子里有从台湾回来的同胞,我们把他们当做神人一般,因为那时台湾生活富裕,而我们温饱还没解决。

(鲜明对比-----年,台湾同胞朱文利借道美国返回家乡定海。)

(2),70、80、90年代,看到港澳电影里别人的生活,感觉那里就是天堂,我们这里就是地狱。

《逃港者》这部电影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我们和港澳台的差距和我们大陆人的心理落差。

(电影《逃港者》年上映)

(3),一群不是基督教徒的中国人以过圣诞节为时尚,甚至还过什么万圣节、狂欢节,这也就算了,连一个外国的愚人节也过的不亦乐乎。

(一群不是基督教徒的人过圣诞节,就好比一群男人过三八妇女节)

这些事情的本质其实就是----经济的落后导致我们民族自信的散失,而民族自信的恢复却又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2,中华民族自信的恢复。

(我们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现在,我们民族很多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使我们民族自信逐渐得到恢复。

(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

(歼20战机)

(天宫二号)

(天眼)

(光量子计算机)

大家都会发现,说外国月亮更圆的人少了,说我们民族强大的人多了,这是民族自信的恢复;

过西方节日的人少了,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人多了,这是民族自信的恢复;

美国在我们国家周边四处挑事,我们吃瓜群众相信美国现在已经在走下坡路、再不是我们对手、怎么闹我们都不怕,这是民族自信的恢复;

中国强大的表现不用我再多说,下面这个图代表了国人的情绪:

我们曾经辉煌,现在正走向再次辉煌,我们正走在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康庄大道上。

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强大,而且在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知博士在天之灵看到这一幕会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记住博士的话:“我愿意生在中国。因为我觉得,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是生为中国人,我想自己可以做到某种有价值的工作。”

希望此文能让大家正确认识我们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怎样治白癜风
中科医院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syg/1579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