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旅游景点 >> 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与ldquo大国
塞尔维亚的四大支柱外交政策
在过去几年中,塞尔维亚的国际合作主要受两个主要决定因素的影响:(a)以欧洲一体化进程为中心的主要战略目标;(b)因普里什蒂纳(Pri?tina)当局单方面宣布独立而引起的领土和其他纷争。这两方面深刻塑造了塞尔维亚与北半球强国、大国之间的关系,而这两个优先事项间的紧张关系导致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变得更为复杂。除了欧洲一体化和南部分裂省份的争端这两个因素外,影响塞尔维亚国际行为的第三个决定性因素是对北约一如既往的不感兴趣。与其他中东欧(CentralandEasternEurope,CEE)国家不同的是,塞尔维亚不但没有选择以加入北约的形式来追求跨大西洋一体化(theTrans-Atlanticintegration),反而,塞尔维亚国民议会(theSerbianNationalAssembly)在年通过了一项决议,谴责年北约的侵略行为,宣布“对现有的军事联盟保持军事中立”,并设想在这一具体问题上举行全民公投的可能性。因此,塞尔维亚拒绝与北大西洋公约联盟(theNorthAtlanticTreatAlliance)“同流合污”,而是通过构建和平伙伴关系(thePartnershipforPeace)以及其他活动与之合作。塞尔维亚的这个举动不仅影响了与美国(北约的创始国和领导者)的关系,也影响了与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既是塞尔维亚的亲密政治盟友,也是欧亚军事同盟(theEurasianmilitaryalliance)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theCollectiveSecurityTreatyOrganization,CSTO,简称集安组织)的支持者。塞尔维亚在与以美国和俄罗斯为首的联盟进行安全合作时,尽管受到自身军事中立地位的限制,但合作仍然很积极活跃;自年以来塞尔维亚就一直是集安组织的观察员国,也是北约(NATO)先进个别伙伴关系计划(advancedindividualpartnershipprograms)中的一份子,此外还分别单独培养了与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军事关系。这些以及其他合作的例子勾勒出了塞尔维亚外交政策的图景:塞尔维亚的外交政策名义上仍然是亲欧的,但实际上却日益朝着多方位发展。二十年前,塞尔维亚宣布将加入欧盟作为其首要战略目标。年塞萨洛尼基欧洲理事会峰会(theThessalonikiEuropeanCouncilSummit)期间,欧盟确认塞尔维亚获得了“欧洲前景”,而通过年签署的《稳定与联系协定(theStabilizationandAssociationTreaty)》和其他协定,以及正式的分级步骤:年申请加入,年获得候选国身份,以及逼近最终阶段——自年启动的入盟谈判,这期间塞尔维亚与欧盟的关系持续深入发展。然而,过去几年里塞尔维亚进展甚微,主要是在政治标准方面(不完善的司法制度、基本自由、腐败、有组织的犯罪、行政体制)缺乏进展,导致在入盟谈判进程中没有开辟任何新的谈判领域(章节)。与此同时,与科索沃*关系的正常化终于被正式载入了塞尔维亚入盟谈判第35章,而这一进程本身却没有为找到长久的权宜之计(modusvivendi)带来切实的改善。另一方面,欧盟本身并没有证明其确有能力改善与任何西巴尔干国家间的关系。在年10月阿尔巴尼亚和北马其顿理事会(CouncilforAlbaniaandNorthMacedonia)上,法国反对欧盟与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展开入盟谈判,随后欧盟公布(并通过)了修改入盟程序谈判方法的提案,这不禁引发了人们的疑问:欧盟成员国到底是在实施改革扩大政策,还是或许仅仅在搁置入盟谈判。另一方面,自年以来德国一直在倡导“柏林进程”(theBerlinProcess),尽管该进程在区域互联互通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整合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西巴尔干地区方面并没有显示出显著效果。尽管如此,从形式上看,虽然双方都存在着干扰和不情愿的情绪,推进塞尔维亚和欧盟间的关系仍然是战略意义上的目标。此外,塞尔维亚与德国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政治合作,加之与法国和意大利的战略伙伴关系,也对其坚持走欧盟道路发挥了积极的协同效应。除此之外,塞尔维亚作为欧盟的贸易伙伴,在经济上与欧盟紧密相连——过去十年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来自欧盟企业。对塞尔维亚来说,欧盟代表着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角色,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源于欧盟的政策措施和各种临近性——毕竟,塞尔维亚是一个被欧盟成员国包围着的欧洲国家。欧盟既没有成功促使贝尔格莱德(Belgrade)和普里什蒂纳(Pri?tina)达成全面协议,也没有使塞尔维亚在入盟道路上更进一步,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的争端仍然甚嚣尘上。塞尔维亚“欧盟前景(EUperspective)”的渺茫,加上欧盟自身“稳定民主(stabilocratic)”的逻辑和亟待解决的挑战,更弱化了欧盟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恰恰相反的是,这却为加强俄罗斯和中国等其他国家在该地区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参与度上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自年起,中国就成为了塞尔维亚的战略伙伴,在年更是与塞尔维亚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