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俄乌冲突半年复盘俄核威慑不好使了,西方吃

发布时间:2023/2/15 12:32:12   点击数: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720455.html

8月24日,距离俄乌冲突暴发整整半年。一场仗打下来,俄罗斯20年的发展可能就此归零。今天我们来复盘一下俄乌冲突的过程。

俄罗斯准备阶段:

在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有一个准备阶段。早在去年10月,俄罗斯武装力量就开始在乌克兰边境大规模集结;西方多次声称“俄罗斯将侵略乌克兰”;

今年2月19日,俄罗斯进行战略威慑力量演习;直到俄罗斯发起行动的前4天,也就是2月20日,俄方还在反复发表否认声明,这说明俄罗斯发动的这场军事行动,有一定突然性和应激性;现在虽不清楚具体诱因是什么,但在冲突开始前几天,有俄媒称乌克兰方面用重型迫击炮对顿涅茨克多个居民点发射了数十枚炮弹,而乌方也称其控制的电站遭到乌东民兵炮击;2月21日,俄罗斯承认乌东地区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及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俄军以维和部队的名义进入。

乌克兰军人乘坐一辆装甲运输车驶过基辅郊外

俄进攻,乌反击阶段:

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去军事化、去纳粹化、防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为由,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各国当时大多认为“乌克兰完了”。随即,俄乌展开全面对峙:西方开始组织起来援助乌克兰,制裁俄罗斯。

一个月后,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3月25日,俄罗斯完成第一阶段作战任务转向东部。西方则强化对俄制裁,甚至考虑以战争罪起诉俄罗斯领导层。乌克兰则提出更高的谈判要求,于是双方谈判中止。

俄乌陷入局部僵持阶段

接下来,俄乌陷入局部僵持阶段:俄罗斯缩小作战范围改变战术,拿下了马里乌波尔和北顿涅茨克。但双方在乌东南部和南部陷入僵持。这场冲突进入以政治和经济斗争为主的新阶段。6月30日,俄军撤出乌克兰蛇岛。俄方称:撤退是为了不阻碍乌克兰粮食出口。乌方则自认为是自己的袭击奏了效。

俄罗斯宣称的目标是占领和控制乌东的顿巴斯地区

对于西方的军援,乌克兰曾称:5月装备,6月成军,7月反攻,但是没有兑现。很快,西方也有了“乌克兰疲劳症”,G7峰会、北约峰会接连开幕,要凝聚共识增援乌克兰。乌克兰抱着一副“乞丐心理”,变成了万国武器博物馆,别国给啥都要,然后一股脑往俄罗斯方向扔。俄罗斯则是以“赌徒心态”两线作战,左右开弓:与乌克兰比对伤亡的承受力,与西方比政治和经济承受力。

美国增大援乌力度

4月6-7日,芬兰和瑞典正式申请加入北约。4月8日,拜登签署法案,终止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关系。4月24-25日,美国防长和国务卿访问乌克兰。美国的目标从保住乌克兰,变成打败俄罗斯。

-三十年间,美国援乌亿美元,相当于每年不到4亿美元。而从拜登上台,到俄乌冲突爆发,是1年零1个月,美国援乌7亿美元。

年9月1日,拜登在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今年3月,美国批准亿美元对乌紧急援助。4月末,拜登要求国会批准亿美元的对乌援助计划,国会民主党人又增加了70亿美元,将援助金额推升至亿美元;5月,参众两院相继通过。对比一下,俄罗斯全年军费开支,只有亿美元;乌克兰的GDP为亿美元,军费开支60亿美元。截至5月23日,美国在欧洲驻军增加到10.2万人。冲突爆发前美国在欧洲大约有6万驻军。

西方对俄经济制裁

截止今年6月上旬:俄罗斯遭受项国际制裁,超过了伊朗、叙利亚和朝鲜的总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被制裁大国”。结果就是普京执政20年的发展成果,3月归零。莫斯科交易所市值蒸发亿美元左右,相当于总市值的40%以上;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俄罗斯企业股价平均暴跌98%,市值蒸发亿美元。俄罗斯通货膨胀率17.8%,年GDP可能下降10%。

从“核威慑”到“核威吓”

从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始终暗示有使用核武器的可能:

4月20日,俄罗斯试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4月27日,普京放话“我们有可以发动攻击的一切工具,一旦有必要,俄罗斯真的会使用。”4月27日,“普京传声筒”之称的《俄罗斯第一频道》知名主持人索洛维约夫在节目上称:“一枚萨尔马特意味着从地图上抹去一个英国。”6月,普京又借白俄罗斯总统之口,再提核威吓。8月22日,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警告北约:无视俄罗斯的“红线”,可能引发核战争。

3月10日,普京在莫斯科通过电话会议主持与政府成员的会议

其实一直以来,美西方并不相信俄罗斯会使用核武器,认为乌克兰只是虚张声势。毕竟一旦使用核武器,就是彻底的自我毁灭。而且从反面来考虑,谁首先使用就会成为世界公敌,谁也不会站他。在核冲突中,谈判双方都可以举“枪”,但一旦谁先开枪,谁就输了。

再说,从俄在乌克兰的表现来看,其信息指挥体系非常低效,反导系统可想而知。如果真打起来,俄罗斯的核力量可能不会有出手机会。不过俄罗斯的核威吓,多少还是有些作用的。也是到目前为止,美西方不敢直接大规模介入的主要原因。

西方对俄,也没有好办法,也不敢完全赌俄罗斯不敢动手,毕竟这种假设也是非理性的。由于核威慑的存在,西方对俄罗斯不可能像北约炸塞尔维亚那么随心所欲,而是切香肠战术,让俄罗斯没有使用核武器的理由也不好下决心,但又会让俄缓慢失血。

而且,在明知核战必败,甚至有亡国可能的情况下,即便使用核武器的命令下达了,一线人员可能也不会执行。使用核武器,在各国都有一个复杂的程序。没完没了的核威吓,只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身边人产生二心。二是,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的合法性继续下降。

美西方即使对俄采取常规手段,包括定点清除等,也将会获得合法性。威胁使用核武器尚且还说得过去,但如果真随意使用,就已经不是正常的国家间战略博弈,而是人性与反人性的斗争,是一种反人类罪行,性质就完全变了。

#打卡挑战积分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lyjd/258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