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瞭望中国海外军事基地的现状与未来

发布时间:2018/3/15 22:30:55   点击数: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持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遍布全球,广泛的海外利益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益之所在,便是军队使命之所系。近年来,为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中国军队先后执行了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等任务,累计派出28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送中外商船,同时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日益频繁的海外军事行动,必须要有相应的支撑和依托。年8月1日,中国在吉布提的后勤保障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中国军队首个海外军事基地。有了第一个,要不要建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海外军事基地?如果要建,建在哪里,如何布局?中国军事力量走向海外已是必然之势,海外军事力量的运用又该坚持什么样的战略与策略呢?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逐一思考与解答。

▲年8月1日,中国驻吉布提后勤保障基地投入使用。

(一)

建设海外军事基地的需求与风险

军事战略服从国家战略,服务于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利益。建设海外军事基地,是一个战略问题,审视其必要性也要从这一点出发。

首先,建设海外军事基地是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需要。目前,中国公民年出境数量超过1亿人次,中国境外资产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其中不乏战乱国家和恐怖主义滋生的地区。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同样需要安全保障。如何保护中国公民和企业免受战争动乱、恐怖袭击、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反华排华势力的危害,是摆在国家和军队面前的重大课题。建设海外军事基地并派驻一定数量的军事力量,一旦发生紧急事态,基地驻军能快速反应,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人身和企业财产安全。

其次,建设海外军事基地是破解美国战略围堵的需要。奥巴马政府期间,美国奉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在中国周边特别是南海地区煽风点火;特朗普政府年度《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更是首次明确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近期,美军向其驻关岛、日本的军事基地增派战略轰炸机和航母编队。难道我们只能在自己家门口与其反复纠缠、疲于应对?不是的。我们应坚持内线斗争与外线斗争相结合,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跳出岛链包围,通过建设海外基地,部署军事力量,争取战略主动权。

同时,建设海外军事基地是履行大国国际责任的需要。随着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我们不会在国际社会称王称霸,但大国亦有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正在饱受战乱之苦,恐怖主义势力依然在滋生蔓延。中国军事力量“走出去”,执行维和、护航、反恐等国际任务,是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所需,是一个大国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长期在海外执行任务,部队需要营地休整,军舰需要停靠补给,战机需要机场设施。只有海外军事基地,才能充分提供这些保障。

当然,凡事不可能百利而无一害,不少人会对建设海外军事基地和中国军事力量“走出去”心生疑虑。

有人认为建设海外军事基地与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不相符合。孰不知,任何国家政策都应该是适应形势发展和符合国家利益的。况且,我们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而不是消极防御。建设海外军事基地,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军事力量“走出去”,不搞军事霸权,只为维护自身正当利益和世界地区和平。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人担忧海外驻军会增加军事冲突的风险。年12月,特朗普政府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明确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同时,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印度,一心想成为世界强国和印度洋地区的霸主。中国在海外驻军,与美、印等国的军事力量的接触势必增多,发生意外和冲突的风险也必然增加。这一点我们是不可不防范的。

也有人担忧西方国家借此炒作“中国威胁论”。这点是肯定的,即使中国不发展海外军事基地,“中国威胁论”也不会消停,除非中国自缚手脚、自断臂膀。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只不过是传统势力对新兴势力的忌惮和打压。难道“听拉拉蛄叫唤还不种庄稼了”?我们是不可能牺牲自身利益去讨别人欢心的。

因此,建设海外军事基地,整体上利大于弊,符合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需要积极稳妥推进。

▲中国海军第27、28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海域会合

(二)

海外军事基地的建设与布势

中国驻吉布提后勤保障基地,为解放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和在非洲的维和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和重要依托。不过随着中国深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军队海外任务和行动日益频繁,“走出去”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多,中国在海外显然需要更多的立足点和补给点。从目前形势来看,具体数量应大概在3至5个。太少,不能满足需求;太多,则经费开支过于庞大。当然,海外军事基地也不是想建就能建的,其选址用地和建设布局,要重点考虑政治因素和地缘因素。

建设海外军事基地,最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取得土地使用权。美军的海外基地遍布全球,其中大部分是在二战结束后保留的军事基地和冷战期间为对抗苏联而在北约成员国建设的军事基地。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经完全不同。哪些国家有可能准许我们在当地建设军事基地呢?从政治因素方面考虑,大致有三类。一是传统友好国家,如我们的全天候、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二是法律准许政府向外国租借土地从事军事活动的国家,如中国首个海外后勤保障基地所在国吉布提;三是与中国有较好政治关系和密切军事合作的国家。当然,无论是何种情况,双方都应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谈判取得当事国的准许。

建设海外军事基地,如同在世界的大棋局中落子,应十分注重战略布局,地缘因素是考虑的重中之重。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对外贸易的将近90%都利用海上运输的。建设海外军事基地,要坚持陆海结合、以海为主,尽可能扼守海上交通咽喉。在世界主要航道附近建设军事基地,能够维护海上航运安全,取得更大的战略主动权。基地之间不能过于集中或分散,要成梯次部署、相互策应。据报道,中国歼-10战机的作战半径为公里,歼-20的作战半径约公里。海外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公里左右,使之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相互支援。

建设海外军事基地,还要考虑国际战略格局,与美、俄等传统军事大国保持沟通,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对抗。另外,对象国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政治局势、民意基础,也都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综合以上考虑,目前除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吉布提后勤保障基地外,还几处适合建设军事基地。一是南沙群岛。南沙部分岛礁经过填海造岛之后已初具规模,且地处东亚海上交通要冲。在此强化军事部署,既可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又可确保南海航运安全。二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此港靠近伊朗边境,扼守霍尔木兹海峡,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凭借中国与“巴铁”的关系,在此建设军事基地应不是太大难题。三是叙利亚。叙利亚地处世界的“十字路口”,但又动荡不安,恐怖活动猖獗。美俄势力在此博弈,而美国同时把中俄列为战略竞争对手,中俄关系又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国在叙利亚建设军事基地,或能得到巴沙尔政府和俄罗斯的支持。如能在叙利亚政局趋稳后在其境内建立军事基地,对维护地区稳定和“一带一路”战略安全都有重大意义。此外,在斯里兰卡、委内瑞拉和非洲内陆国家建设军事基地,可作为中远期目标。

(三)

海外军事力量运用的战略与策略

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军事力量“走出去”、发展海外军事基地刚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面临的问题会有很多。这方面,美国是“过来人”,二战结束后便开始全球驻军,其军事行动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为了今后少走弯路,美军丰富的海外军事行动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和吸取。

在战略目标上,美国把海外军事战略的核心目标确定为维护美国的安全与繁荣,包括通过前沿部署保护本土免受打击,维护和拓展美国海外利益和影响力,保持军事战略优势以应对中俄崛起的挑战,强化对美国有利的战略平衡和国际秩序,以及保护其海外盟友安全,等等。直白地说,就是维护美国在全球的政治霸权、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地位。在战略手段上,美国难以摆脱长期形成的强权思维,对那些不听话的小国弱国,往往自恃国力强大,选择武力威迫与干涉,一言不合就挥舞大棒进行恐吓,或者干脆大打出手。这也是为什么二战结束后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频繁发生的原因。这些冲突中,大多有美国的直接参与或背后操纵。

就效果而言,近二三十年间美国的海外军事行动,可谓有得有失。一方面,美国通过军事行动,确实有效维护了美国的利益和霸权。在西亚北非地区扶持了多个亲美政权,让其为美国在当地的利益大开绿灯;通过伊拉克战争推高了石油价格和美元需求,美国开动印钞机把一张张绿纸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通过科索沃战争沉重打击了刚刚起步的欧元,巩固了美元霸权体系;加强海外军事存在,既履行了对盟友的安全保证,也保持和提升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但是,常年的海外军事行动让强大的美国也有些吃不消。过去30年,美国在13场战争中花费14.2万亿美元,附带大量人员伤亡,国内反战撤军的呼声从未停息。那些被打败的国家,“貌恭而心不服”,反美政权虽然倒台了,但国内却是政局动荡,民不聊生。“9·11”之后,美国打反恐的旗号到处发动战争,却是越反越恐,战争成了恐怖主义的温床。许多国家受够了美元霸权,正在努力重塑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美国海外军事力量存在示意图

透过美国海外军事行动的利弊得失,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中国军事力量的海外运用,战略目标应定位在维护国家利益、承担大国责任上,但要避免走美国恃强凌弱、四处用兵、空耗国力的老路。我们秉持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共生共赢理念,我们参与国际事务的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海外军事力量,是为了防止国家的正当利益受到非法侵害而存在,是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而存在。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加强国际和地区军事安全合作,在尊重他国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遵守国际法的原则下行动,做各方力量的凝聚者和地区稳定的贡献者。

为保证国家海外利益受到威胁和不法侵害时能够应对,海外军事力量必须提升相应作战能力。陆军建设应突出立体化、轻型化和特种化,提升远程机动能力和立体突击能力。海军应着重发展远洋作战能力,未来在东海、南海和印度洋方向各部署一个航母编队,可有效提升保证海上安全的能力和地区影响力。空军重在提升空中突防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各军种基于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以及国家的战略情报能力和战略指挥能力。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应健全与军事联络机制,制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有利于海外驻军执行任务、有利于防控军事危机的双边和多边协议。强化军事交流合作,尽可能在双边或多边框架内行动,团结和争取更多力量。海外驻军应严守各项纪律,尊重驻在国的宗教、文化、习俗,增进与驻在国民众的互动交流,塑造、宣传和维护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为海外军事力量运用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陆军少校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应该如何治疗
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1524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