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行政区划 >> 俄式大战略是如何在战斗民族身上体现
大国博弈的斗争智慧——克里姆林宫的大棋局
前言:经过了解体后的“十年阵痛”,以普京为代表的新一代俄罗斯精英深刻地认识到,发展和安全是俄罗斯国家利益的两大核心条件。所谓发展,就是振兴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所谓安全,就是使俄罗斯不受来自国内和国外敌对势力的威胁。在普京的第一阶段总统任期(—年),俄罗斯社会凋敝,百废待兴。解决国家发展、百姓温饱问题,是普京的第一要务。因此,除武力解决车臣问题之外,普京的治国重心基本放在了国内发展上,而对北约如火如荼的“东扩”选择了忍让,甚至在阿富汗战争中主动邀请美国在俄罗斯位于中亚地区的机场起降飞机用于反恐行动。
不过,普京清楚地认识到,苏联的解体让俄罗斯丧失了在东欧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公里的战略纵深,如果连独联体国家——俄罗斯最后的地缘政治底线、生命线都丢掉的话,那么俄罗斯将门户洞开,敞开怀抱“迎接”敌人的进攻。
俄罗斯和西方都在布子,棋盘上的博弈,即将开始。
大战略:底线、条件
从年11月到年春,乌克兰危机从基辅独立广场的示威抗议活动演变为暴力冲突,亚努科维奇政府倒台反对派执政,此后危机转移到克里米亚,使得乌克兰这个与俄罗斯血肉相连的国家几乎要倒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势力。这就迫使俄罗斯必须坐在棋盘前,带着一种复杂而绝非愉悦的心态去和棋盘另一边的美国、北约、乌克兰下一局胜负未卜的棋。对美国而言,和棋尚能接受;反之对俄罗斯,则没有和棋的可能。作为俄罗斯的掌舵人,普京如何把这盘棋下好、下妙,举棋若定,计胜一筹呢?
安全至上,坚守底线
独联体国家是俄罗斯不可失去的战略底线。在这些独联体国家中,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相继发生了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政权变更的运动,全面倒向美国和西方似乎指日可待。发展了8年,俄罗斯不能再罔顾地缘安全问题了。
因此,普京结束第一阶段总统任期的年,就成了俄罗斯对外安全政策的转折之年。当年8月,“变脸”已经5年的格鲁吉亚派出接受全套美式装备和训练的第1摩托化步兵旅攻击有俄罗斯军队驻扎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共和国,俄罗斯终于展现了其强硬的一面。彼时,普京摇身一变成为俄罗斯总理,在幕后配合总统梅德韦杰夫主持国家工作。俄罗斯毫不犹豫地派出了北高加索军区的主力部队第58军,在5天内荡平了两个共和国内的格鲁吉亚军队,还顺带轰炸了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并攻击了格鲁吉亚最重要的港口巴统,摧毁了格鲁吉亚海军仅有的几艘船只。
通过此战,普京已经率先出子,而且表态明确。对独联体国家和地区,俄罗斯绝不会轻易放手,即使在国力衰微之时,也会举国之力来捍卫这不能再丢的势力范围。普京十分明白,俄罗斯的发展和振兴绝非一日可以造就,需要漫长的等待和经营。但是,如果在独联体地区被排挤出去,俄罗斯的地缘安全将遭受严峻的考验,即便有朝一日,俄罗斯振兴强大起来了,也难重返故地。退出东欧地区已经让俄罗斯遭受了难以挽回的地缘利益损失,如果退出独联体地区,无异于自尽。
不过,在俄罗斯看来,各独联体国家在其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尽相同。其中,同有纯种斯拉夫人血脉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14个独联体国家中属于俄罗斯的“至亲”,是俄罗斯无论如何都不能割舍的骨肉。格鲁吉亚“变色”,俄罗斯可以忍;吉尔吉斯斯坦“变色”,俄罗斯还是可以忍;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旦“变色”,俄罗斯就不能再忍了。
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险些让俄罗斯“撕破脸”,所幸亲西的尤先科上台执政后采取了“与俄为善、对俄尽量退让、与西方有限交往”的外交政策,将这场地缘政治危机向后推了10年。而在年大选中落败的亚努科维奇则在尤先科退休后卷土重来,继续徘徊于西方和俄罗斯之间,但其在俄罗斯压力下终止乌入欧的举措,激怒了乌克兰西部地区的民众,引发了年的基辅“广场危机”。以乌最高拉达(指议会)议长图尔其诺夫为首的“亲西派”夺取了政权,把乌克兰摆上了同俄罗斯较量的擂台,终于触碰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底线,再度当选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又要动手了。
表面上看,乌克兰危机的导火索是西乌克兰地区和东乌克兰地区长期存在的民族对立;从国际地缘政治视角上看,乌克兰危机实质上是北约无休止东扩与俄罗斯地缘战略底线发生激烈碰撞产生的“火星子”。西方显然忘记了俄格“五日战争”的教训,依然执迷不悟地把手伸向乌克兰,并固执地认为俄罗斯不敢、也不会对乌克兰的“西去”进程采取任何阻挠。
事实恰恰与西方设想的相反,普京并没有坐视不管,还走了“三步棋”:
第一步,营救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保护乌国亲俄势力;第二步,出兵收复克里米亚,解决了自苏联解体以来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第三步,以“援助”形式支持乌克兰东部俄罗斯族地区的民兵势力。三步棋一出,立刻打乱了美国和西方的阵脚。虽然这三步棋使俄罗斯遭到了西方严厉的经济制裁,严重迟滞了俄罗斯的发展进程,但在维护地缘政治安全上普京的目标基本达成,乌克兰“西去”的步伐被迫无限期停滞,与俄罗斯的爱恨纠葛仍将长期继续下去。而年3月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第14届施梅尔策讲座上公开称“乌克兰在20?25年内不能加入欧盟”,更是给普京吃了一颗定心丸。俄罗斯的地缘安全底线,守住了。
以斗促和,斗而不破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曾对西方抱有幻想,认为西方会像对待波兰、捷克等一众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样,对俄罗斯接纳之、照顾之、体贴之。叶利钦在年与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在华盛顿的戴维营举行会晤时,提出“以友谊、伙伴关系以及相互信任为基础构建双边关系,并为摆脱冷战时期敌对关系的参与以及传播共同价值观而做出必要努力,并共同限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新型常规武器系统扩散”,亲西亲美之情呼之欲出。
然而,美国弱俄、遏俄的根本目标始终未有改变。美国仍然忌惮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特别是核力量,并认为占据大片领土、在亚欧大陆拥有足够影响力的俄罗斯对美国的霸权地位产生了威胁,因此对俄罗斯融入西方的举动置之不顾,依旧不断地挑战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底线。在肢解了与俄罗斯同宗族的南斯拉夫后,美国又在俄罗斯周边地区大搞“颜色革命”,挑唆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对着干”。对此,俄罗斯不可能视而不见,但囿于苏联解体之初过于羸弱的国力,俄罗斯无力阻止北约东扩,也无力阻止美国在俄罗斯周边“煽风点火”。况且,当时的俄罗斯深陷车臣战争的泥潭,国内社会问题纷繁复杂,更使俄罗斯难以顾及深层次的地缘安全问题,因此面对美国的挑衅只能屡吞苦水。
但是,进入21世纪,俄罗斯赶上了油价上涨的良机,经济开始复苏,社会变得稳定,这使新晋当选总统的普京可以从国内问题中抽身,来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1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