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浅谈现代战争中的战场精确控制

发布时间:2021/10/2 13:21:52   点击数:
早期白癜风的症状图片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0406/4817099.html

作者:弹痕

前文有读者留言提问,战场瞬息万变,很难准确掌控战场上的每一个环节,而敌方的有效反击也会对我方行动造成干扰阻碍和干扰,因而实现精确战场控制很难。

为本文将从如何掌控战场环境,如何把握战场节奏的角度,对如何实现战场精确控制进行简单说明。

我们在前一文中简单提到过,战场上的不可知源自对战场信息搜集传输处理的滞后,战场的不可控则源自对战场环境的不可知,也就是军事理论研究人员所谓的“战争中的迷雾”。

这种不可知既有对敌方动态掌握不及时的因素,也有对己方处境感知迟钝的因素。当这些因素集合在一起,指挥员就会对战场环境造成误判,从而造成对战场环境失去控制,进而丧失作战的主动权。

所以,要对战场的精确控制,首先要加强己方对战场的感知能力,即时掌握敌我双方动态信息,尤其是对各种战场变量实时感知。同时要剥离敌方对战场的感知能力,即让敌人变成聋子、瞎子。

也就是说,精确战场控制的前提是战场对己方透明而对敌方不透明,利用双方信息差获得战场主动权。也就是说,获得了战场制信息权,就实现了战场精确控制的第一步。

随着侦察卫星、各种侦察设备及各种战场传感器的普及,以及战场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战场透明度越来越高,对各种战场变量信息的掌握越来越及时。

现代信息化侦察通信指挥系统已经能实现从单兵到各层级指挥系统的实时信息共享,对各种战场变量的应对反馈周期越来越短。传统作战中,敌方突然出现在关键节点的作战力量、己方某个作战环节因为指挥、通信,补给、及自然天候等原因的突然脱节,通常是构成战场变量的主要因素。

而在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中,这些变量信息会被实时感知,智能化作战辅助系统则会根据战场信息实时提供应对方案,指挥系统的决策也会实时获得作战单位的反馈。通俗一点说就是,战场变化快,但我方战场反馈的速度能更快。

我们需要说明的是,作战行动往往双向的,当我方这样做的时候,必须也要考虑到敌方也会有同样的意图,即作战双方都会尽可能增强己方对战场信息的感知和反馈能力。

但作战意图能否得以实现取决于是否具有相应的作战能力,套用一句台词就是,想到和得到之间,得有能做到。

作战能力的高低则取决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因素,硬件方面好理解,包括战场卫星、各种光学、红外、合成孔径侦察设备,各种战场传感仪,数字化通信链路,自动化指挥系统,各种精确制导弹药,包括无人战斗平台在内的各种打击平台等。

而软件则包涵了作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作战人员与指挥及系统的融合程度,对敌方作战指挥系统的破袭能力以及整体作战系统抗干扰诱骗的能力。

在硬件投入上处于劣势的一方本身就会因为缺乏对战场全局的有效感知,而对复杂战场环境的应对方面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灵活性。

第四次中东战争时期的埃及军队虽然前期势如破竹,但以色列军队在获得美国提供的卫星侦察照片后迅速扭转颓势,而埃及军队则对战场环境的突变浑然不知,最终丧失了对战场的控制权。

而软件方面的弱势,则会让本就处在弱势的一方仅有的硬件系统也难以发挥作用。

在年和年两次作战中,伊拉克军队因为指挥系统遭到美军先期打击,空中作战单位基本上没有正常出勤作战的机会,地面导弹部队对以色列的袭击虽然声势浩大,但并没有获得值得称道的战果。

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空军因为缺乏有效的预警系统而导致空中作战力量完全被压制,有限的几套地面防空系统虽然获得过击毁F-隐身战机的战果,但对于整体战局而言也仅仅聊胜于无。

前文已经说过,信息化条件下的精确作战的前提是精确侦察,精确判断,精确指挥,精确评估以及精确保障,整个作战体系是高度融合快速运转的。

还是以对盘踞某岛的电信诈骗团伙清剿为例,对方虽经营多年,但在卫星,预警,侦察,通信等硬件系统建设方面一直未见起色,对其进行全面压制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纵然我水面舰艇编队渡海作战需要时间,但在舰艇出发之前信息作战单位已经对敌方作战系统进行了信息压制,火力打击单位已经对敌方预警、指挥、通信系统,交通枢纽,物资集散中枢及主包括远程打击系统在内的主要火力系统进行了预先打击,先期部队已经通过直升机机降等方式建立了支撑点,特种作战单位也已经对要害节点进行了预先破袭。

残存的火力系统即使躲过了第一波次的打击,也会因为缺乏参数信息无法发挥正常的作战效果。即使敌方能在先期打击破袭下隐蔽一整套作战系统,我方战场预警侦察系统也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在后续打击中将其消灭。

再退一步,即使敌方残存作战系统躲过了了我军先期打击破袭和后续打击,也获得了准确的引导参数,我军伴随防空系统和战区防空系统也能及时予以拦截。如果敌方能突破我军伴随防空和战区防空系统,实施有效反击呢?

那么意味着敌方在我军多轮精确打击破袭下,依旧保存了发起一次饱和攻击的实力。即使按冷战时期的数据来看,这也需要上百枚远程打击武器和上百架的机群同时进行突防才能实现。

战场精确控制的核心在于保持侦察,判断,指挥,作战整体环节的高效运转,同时剥离敌方作战系统对于战场的掌控或者降低其运转速度,也就是说,使我方对战场的感知能力更强,作战节奏更快,整体作战力量如常山之蛇。

同时压制敌方作战系统运转,使其作战各环节相互剥离,陷入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的境地而不得不按照我方的作战节奏疲于应付,即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

所以实现战场精确控制的关键在于消除战场上的不可控因素即所谓战场迷雾,消除战场不可控因素的关键在于己方能对战场各环节和各要素实时感知和实时反馈,对战场突发事件能做到即时掌控的同时迫使敌方失去对战场的感知和反馈能力,只能按照我方的作战节奏疲于应对。

而这一切的关键则在于不断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作战系统的运行水平。

原创不易,打赏随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2373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