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现代战争中伪装和隐身

发布时间:2022/5/17 14:46:44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从古代道家的隐身符到哈利波特的隐身衣,人类对隐身“超能力”的追求古老又神秘。而从隐身飞机到隐身舰船,社会对隐身技术的需求既强烈又实际。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了我们信心,隐身不只是一种“超能力”,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技术。

(你看出来了吗)

伪装与隐身技术

伪装技术是为了隐蔽自己和欺骗、迷惑敌人所采取各种隐真示假的技术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改变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或发现距离缩短的综合性技术。

隐身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的一种应用和延伸,是现代内装式伪装的典型代表。

军事伪装和隐身技术有很强的综合性,所涉及的学科包括光学、电学、声学、热学、化学、植物学、仿生学、流体力学、材料学等。针对高技术侦察的特点,现代伪装技术主要是为减少目标和背景在光学、热红外、无线电波等方面的反射或辐射能量差异而采取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

现代伪装的分类

伪装按其在作战中的运用范围,可分为战略伪装、战役伪装和战术伪装。

战场目标的隐身技术属于战术伪装。

按伪装所对付的高技术侦察器材的工作频谱范围,可分为防光学探测伪装、防热红外探测伪装、防雷达侦察伪装和防声测伪装。

目前,各种隐身兵器是以防雷达侦察为主,兼顾到对付可见光侦察。

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发展

伪装自古就为兵家所重视。《孙子兵法》中就指出:“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是关于在战争中如何运用伪装的最早论述。

在古代战争中,曾有许多实施伪装的成功战例。

平阴之战

公元前年晋悼公因病去世,其子晋平公即位。而心怀不轨的齐国趁晋国局势不稳之时,背弃与晋国的中原联盟,想要称霸中原,便联合楚国开始攻打鲁、卫曹等中原盟国。当时,晋国的实力要大于齐国,晋平公为了维护中原联盟,防止齐国势力过分扩张,于公元前年开始兴兵出征,迎击齐国。晋、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的军队在鲁济(即鲁界内济水,今山东境内)会师,共同讨伐齐国。为了抵御进攻,齐灵公在平阴地区进行防守,并筑起城墙,挖起壕沟。

十一国联军兵分两路,主力攻打驻扎在平阴地区的齐军,另外一路军队则攻打齐国的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攻打平阴的联军在城外展开攻坚战,齐军死伤无数。之后,联军又在平阴南面较为险峻的地方插满旗帜,然后用战车拖柴扬起灰尘,给齐军造成千军万马的景象。这种虚张声势的情景吓坏了齐灵公,他只好趁夜逃走。联军进入平阴地区,随后又攻占了京兹(今山东平阴东南)、邿(今山东平阴西南),围卢(今山东平阴东北)。两路军队在齐国都城临淄会和,将齐国团团包围,火攻其四面城门。齐灵公见回天乏力,就打算逃到邮棠(今山东平度东南),却被众大臣劝阻。十一国联军步步逼近。追击齐军董志滩水,南及沂水。

这是我国古代战争中,一次极为成功的实施伪装的战例。

近现代战争

到了近现代,伪装得到进一步的广泛运用,成为保障军队作战必不可少的战斗措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底登陆战中、在朝鲜战争中、在第四次中东战争、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高技术战争中,伪装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得到广泛运用,所采用的隐蔽、佯动、设置假目标、施放烟幕和兵器隐身等技术措施,发挥了很大作用。

现代隐身技术首先应用于航空领域,在本世纪30年代初,随着无线电技术特别是雷达的问世,最早的“隐身”材料也出现了,如荷兰科学家研制的雷达用吸波材料,以及日本人开发的铁氧体材-硅钢片。

二战期间,美国及纳粹德国,开始研制新型吸波材料,并在飞机和舰艇上使用,使敌方雷达的探测距离大大缩短。

50代,为了获取情报而又能隐蔽飞行,美军在侦察飞机上涂上了吸波材料,以减弱电磁波反射强度。以后,又采用了更先进的隐身吸波涂层,使其防雷达探测性能有很大提高。在越南战争中,美军还使用了一种采用红外特征减弱措施的武装直升机,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苏制红外制导地空导弹的命中率。

随着高技术侦察器材的广泛运用,隐身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竞相开展隐形技术的开发研制工作。到80年代,美国的多种隐身作战飞机开始装备部队,并在局部战争中发挥了令人瞠目的巨大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encar.com/xzqh/249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