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索沃 >> 历史沿革 >> 靠鸟粪撑起国家经济,曾经富得流油,如今沦
瑙鲁,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陆地面积约21平方公里,是大洋洲最小的国家,国土面积仅比摩纳哥和梵蒂冈大些。瑙鲁全国人口约1.4万,瑙鲁人自古以渔猎为生,可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却“一夜暴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上万年来,一代代迁徙的海鸟在此歇息,鸟粪日积月累堆积。经过长期风吹雨淋,最终形成了厚达10米,储量达1亿吨以上,覆盖瑙鲁岛屿60%面积的“鸟粪磷矿”。磷酸盐是什么呢?是几乎所有食物的天然成分之一,作为重要的食品配料和功能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
殖民统治者很早就发现了瑙鲁岛的价值。年起,瑙鲁成为了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人在岛上开采磷酸盐矿石,由于运输不便、开采水平受限等因素,矿石开采量并不大。一战爆发后,英国雇佣澳大利亚远征军占领了这座岛屿,结束了德国统治。二战期间,日本侵占瑙鲁,强迫当地人修建飞机场和军事工事。二战后,仅剩人的瑙鲁成为联合国的托管地,委托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共管,由澳大利亚行使职权。经过多年的斗争,人口回升到人的瑙鲁终于在年获得独立,并收回了岛上磷矿资源的支配权。
有了自主权后,瑙鲁在岛上疯狂采挖磷矿,开采力度远超之前的殖民者。瑙鲁政府解释为,国家刚成立,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掠夺式开采,带飞了瑙鲁的经济。年,瑙鲁人均GDP是美国的五倍,高达美元。政府将部分磷矿收益直接发福利,为瑙鲁公民提供了免费的住房、照明和医疗保障。瑙鲁百姓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下,日益奢靡慵懒。连挖矿工人,瑙鲁也是从太平洋其他地区雇佣。在最富有的时候,国民几乎不出去工作,天天在海滩上晒太阳,躺着等政府发钱。当时瑙鲁全国人口有人,公务员竟达到人。
岛上的绿地建起了高尔夫球场,国家电视台的三个频道为岛民们滚动播放各种娱乐节目。70年代,瑙鲁每个家庭平均拥有两部汽车(走几步路都要开个车),尽管整个岛上只有那么一条公路!数百年来岛民捕鱼的生存技能都失传了,瑙鲁人甘愿守着大海,吃着进口鱼罐头。运动不足,再加之热量摄入过多,瑙鲁人普遍体重超重,大约50%的国民还患有糖尿病。
除去必要的政府开支外,瑙鲁把采矿赚来的收益都归入国家信托基金。大概是暴发户心态作祟,他们买下了附近斐济、关岛、萨摩亚等和瑙鲁同为穷岛地方的标志性建筑或地产。
可能觉得还不过瘾,瑙鲁政府又在国外大量投资房地产,建立航空和海运公司等。年,瑙鲁信托基金在曾殖民统治过自己的,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央商务区买下了一块地皮,为国民修建“瑙鲁大厦”。年“瑙鲁大厦”落成时,典礼整整持续了10天,大厦成为了墨尔本当时最高的建筑。
世界上靠卖资源起家的国家很多,稍有点远见的,都会把卖资源所得的钱用来发展教育、建设基础设施和有潜力的产业。瑙鲁发展的短板显而易见,因为岛上除了磷矿真没别的资源了。既没什么吸引人的景色去发展旅游业,也没地方去发展工业、农业,除了出产点椰子、香蕉和菠萝,其他食物、淡水基本要靠进口。面积仅32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瑙鲁的渔业资源有限,也注定创造不了太多的外汇收入。况且磷矿石都沉积在地面,只能进行简单的露天采矿。数十年不计环保地开采,让地表如月球表面一般乱石嶙峋。小岛内陆部分已无法居住,瑙鲁人只能搬到沿海岸线的狭长地带居住。
年,瑙鲁财政出现财政赤字。年瑙鲁银行崩溃,瑙鲁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年到年,四年间瑙鲁财政债台高筑,赤字累计达万澳元。到了年,瑙鲁磷矿业年产量只有80年代的十分之一,加之国际磷矿价格下跌,瑙鲁一夜返贫。为了偿还澳大利亚的债款,瑙鲁人迫不得已将国之骄傲“瑙鲁大厦”抵押出去。年,为回报澳大利亚的经济援助,瑙鲁在岛上建立了拘留所,用来收纳澳大利亚送来的罪犯和难民。
当国家的支柱产业倒塌后,瑙鲁开动脑筋,利用经济主权赚钱。外国人花5万美元就能买本,有瑙鲁官方背书,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交护照。花美元就能在瑙鲁,注册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离岸银行和公司,没有任何监管和审查,也不用税收,只要后期给点服务费。这让瑙鲁成了全球犯罪分子避税和洗钱的天堂,被美英等国列入洗钱的黑名单。
更让人反感的是,瑙鲁还常常利用外交权,在国际上大搞投机政治。为了捞钱,瑙鲁甚至不惜承认西撒哈拉、科索沃、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等国家。年5月,为了得到经济援助,瑙鲁与台湾当局“建交”。年7月21日,瑙鲁宣布和弯弯断绝往来,转而和中国建交,并因此获取了1.3亿美元的援助。不到三年,年5月14日,瑙鲁又与弯弯“复交”,中国即宣布中止与瑙鲁的外交关系和两国政府间的一切协议。直至当前,中国和瑙鲁没有外交关系。
谁能想到,曾经富得流油的瑙鲁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因海平面上涨,瑙鲁这个国家极有可能被海水淹没,如果瑙鲁还是坐吃山空找不到出路,或许只剩举国搬迁这个选择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